第1144部分 (第1/4页)

行营副元师,与镇国节度使骆元光、坊节度使唐朝臣合兵讨怀光。

'26'在此之前,德宗命令浑、骆元光讨伐李怀光,二将在同州驻扎。李怀光派遣他的将领徐庭光率领精锐士兵六千人驻扎在长春宫,以便抵抗二将。浑等人屡次被徐庭光打败,不能前进。当时,度支的开支供给不足,计议此事的人们多数请求赦免李怀光,德宗不允。李怀光派遣他的妹夫要廷珍防守晋州,派遣牙将毛朝扬防守隰州,派遣郑抗防守慈州。马燧一一派人说服他们归顺了。于是德宗加封浑为河中、绛州节度使,充任河中、同华、陕虢行营副元帅,加封马燧为奉诚军、晋、慈、隰节度使,充任管辖范围以内诸军行营副元帅,与镇国节度使骆元光、坊节度使唐朝臣合兵一处,讨伐李怀光。

初,王武俊急攻康日知于赵州,马燧奏请诏武俊与李抱真同击朱滔,以深、赵隶武俊,改日知为晋、慈、隰节度使,上从之。日知未至而三州降燧,故上使燧兼领之。燧表让三州于日知,且言因降而授,恐后有功者,踵以为常,上嘉而许之。燧遣使迎日知,既至,籍府库而归之。

当初,王武俊曾经在赵州急攻康日知。现在,马燧上奏请求颁诏命令王武俊与李抱真共同进击朱滔,将深州、赵州隶属王武俊,改任康日知为晋、慈、隰节度使,德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康日知尚未前往三州,三州已经投降了马燧,所以德宗让马燧兼职统领三州。马燧上表将三州让给康日知,而且说由于三州是向他归降的,如将三州的职任授给他,恐怕以后立下功劳的人们因袭此例,成为经常性的做法。德宗嘉许他的意见。观燧派遣使者迎接康日知,康日知来后,马燧登记好库存簿册,交给了他。

'27'甲辰,以凤翔节度使李楚琳为左金吾大将军。

'27'甲辰(初五),德宗任任命凤翔节度使李楚琳为左金吾大将军。

'28'丙午,加浑朔方行营元师。

'28'丙午(初七),加封浑为朔方行营元帅。

'29'李晟至凤翔,治杀张镒之罪,斩裨将王斌等十余人。

'29'李晟到凤翔,惩治杀害张镒的罪行,斩杀副将王斌等十余人。

'30'朱滔为王武俊所攻,殆不能军,上表待罪。

'30'朱滔被王武俊攻打,几乎溃不成军,进上表章,等待治罪。

'31'癸未,马燧将步骑三万攻绛州。

'31'癸未(疑误),马燧带领步兵、骑兵三万人攻打绛州。

'32'度支以李怀光所部将士数万与怀光同反,不给冬衣,上曰:“朔方军累代忠义,今为怀光所制耳,将士何罪!”冬,十月,诏:“朔方及诸军在怀光所者,冬衣及赏钱皆当别贮,俟道路稍通,即时给之。”

'32'由于李怀光所统领的将士数万人曾与李怀光共同造反,度支不给他们冬天的衣装。德宗说:“朔方军多少世代以来都是忠义的,如今只是被李怀光控制了而已,将士有什么罪过!”冬季,十月,德宗颁诏说:“朔方军以及在李怀光统领下的各军,其冬季衣装以及赏钱都应当另外储存着,等倏道路逐渐畅通以后,立刻及时发给他们。”

'33'李勉累表乞自贬,辛丑,罢勉都统、节度使,其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如故。

'33'李勉多次上表请求贬黜自己的官职。辛丑(初三),德宗罢免了李勉都统、节度使的职务,他的检校司徒、同平章事职务一如既往。

'34'丙辰,李怀光将阎晏寇同州,官军败于沙苑。诏征州之军,韩游将甲士六千赴之。

'34'丙辰(十八日),李怀光的将领阎晏侵犯同州,官军在沙苑打了败仗。德宗颁诏命令征调州的军队,韩游带领甲兵六千人奔赴该地。

'35'乙丑,马燧拔绛州,分兵取闻喜、万泉、虞乡、永乐、猗氏。

'35'乙丑(二十七日),马燧攻克绛州,分兵攻取闻喜、万泉、虞乡、永乐、猗氏等地。

'36'初,鱼朝恩既诛,代宗不复使宦官典兵。上即位,悉以禁兵委白志贞,志贞得罪,上复以宦官窦文场代之,从幸山南,两军稍集。上还长安,颇忌宿将握兵多者,稍稍罢之。戊辰,以文场监神策军左厢兵马使,王希迁监右厢兵马使,始令宦官分典禁旅。

'36'当初,鱼朝恩被杀后,代宗不再让宦官掌管军事。德宗即位后,将禁卫亲军全部交给白志贞掌管。白志贞获罪后,德宗再次让宦官窦文场代替他,窦文场跟随德宗出行山南,神策两军渐渐有了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