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部分 (第1/4页)

'39'朝廷任命湖南留后马殷兼管湖南节度使司事宜。马殷任用高郁做自己的主要谋士。高郁是扬州人。马殷惧怕杨行密、成势力的强大,商议想通过帛和杨行密、成结好,高郁对马殷说:“成,没有什么可怕的。杨行密和你仇恨很深,即使是向他赠送一万两黄金,他也不会援助我们的!不如对上尊奉天子,对下安抚士民,训练士兵整治装备,以谋求霸业,这样谁还敢与我们为敌呢!”马殷听从了高郁的意见。

'40'崔胤出镇湖南,韩建之志也。胤密求援于朱全忠,且教之营东都宫阙,表迎车驾。全忠与河南尹张全义表请上迁都洛阳,全忠仍请以兵二万迎车驾,且言崔胤忠臣,不宜出外。韩建惧,复奏召胤为相,遣使谕全忠以且宜安静,全忠乃止。乙未,复以胤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崔远同平章事。远,珙弟之孙也。

'40'将崔胤调出朝廷派到湖南任武安节度使,是韩建的意图。崔胤暗中向朱全忠求援,并且指使朱全忠修缮东都洛阳的宫殿,向朝廷上表迎接唐昭宗车驾到洛阳。朱全忠于是与河南尹张全义向朝廷进呈表章,请唐昭宗迁都洛阳,朱全忠再三请求派出二万军队去迎接唐昭宗的车驾,并且说崔胤是位忠臣,不应当把他调到外地任职。韩建恐惧,重新上奏召请崔胤为宰相,派遣使臣传谕朱全忠暂且应当保持安静,朱全忠这才停止了行动。乙未(十七日),朝廷再次任命崔胤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崔远为同平章事。崔远是崔胞弟崔的孙子。

丁酉,贬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为硖州刺史。崔胤恨代己,诬,云党于李茂贞而贬之。

丁酉(十九日),朝廷将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贬为硖州刺史。崔胤嫉恨陆取代了自己,便诬陷陆,说他与李茂贞结党营私,将他贬职。

已亥,以朱朴兼判户部,凡军旅财赋之事,上一以委之。以孙为凤翔四面行营都统,又以前定难节度使李思谏为静难节度使,兼副都统。

已亥(二十一日),朝廷任命朱朴兼管户部,所有军事费用、财政赋税等事,唐昭宗全都委交朱朴掌管。朝廷还任命孙为凤翔四面行营都统,又任命以前的定难节度使李思谏为静难节度使,兼任凤翔四面行营副都统。

'41'以保大留后李思敬为节度使。

'41'朝廷保大留后李思敬为节度使。

'42'河东将李存信攻临清,败汴将葛从周于宗城北,乘胜至魏州北门。

'42'河东将领李存信攻打临清,在宗城县北部打败汴州军队将领葛从周,乘胜进军直达魏州城的北门。

'43'冬,十月,壬子,加孙暮行营节度、招讨、处置等使。丁巳,以韩建权知京兆尹,兼把截使。戊午,李茂贞上表请罪,原得自新,仍献助修宫室钱;韩建复佐佑之,竟不出师。

'43'冬季,十月,壬子(初五),朝廷加封孙为行营节度使、招讨使、处置使等职。丁巳(初十),朝廷任命韩建暂任京兆尹,兼任把截使。戊午(十一日),李茂贞向朝廷上表自请治罪,原意改过自新,并进献帮助朝廷修缮长安宫殿的钱财。韩建又从中为李茂贞情,朝廷竟然不再出动军队讨伐李茂贞。

'44'钱令两浙吏民上表,请以兼领浙东;朝廷不得已,复以王抟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以为镇海、威胜两军度使。丙子,更名威胜曰镇东军。

'44'钱命令两浙官民向朝廷上呈表章,请求朝廷委任钱兼管浙东。朝廷不得已,又任命王抟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任命钱为镇海、威胜两军节度使。丙子(二十九日),朝廷将威胜军改名为镇东军。

'45'李克用自将攻魏州,败魏兵于白龙潭,追至观音门。朱全忠复遣葛从周救之,屯于洹水,全忠以大军继之,克用乃还。

'45'李克用亲自带领军队攻打魏州的罗弘信,在白龙潭打败魏州军队,一直追赶到魏州外城的观音门。朱全忠又派遣葛从周救援魏州,率军到洹水驻扎,朱全忠带领大队人马也相继赶到,李克用便返回晋阳。

'46'加河中节度使王珂同平章事。

'46'朝廷加封河中节度使王珂为同平章事。

'47'十一月,朱全忠还大梁,复遣葛从周东会庞师古,攻郓州。

'47'十一月,朱全忠返回大梁,又派遣葛从周向东会合庞师古,去攻打郓州的朱。

'48'湖州刺史李师悦求旌节,诏置忠国军于湖州,以师悦为节度使。赐告身旌节者未入境,戊子,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