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部分 (第1/4页)

'4'闰月,吐蕃寇宁,节度使薛弘宗拒却之。

'4'闰三月,吐蕃的军队侵寇唐宁镇,宁节度使薛弘宗率军拒战,将吐蕃军赶走。

'5'夏,四月,贬前西川度使李福为蕲王傅。

'5'夏季,四月,唐懿宗将前西川节度使李福贬官,任他为蕲王李缉的师傅。

'6'五月,葬孝明皇后于景陵之侧,主别庙。

'6'五月,将孝明皇后安葬于唐宪宗的景陵旁侧,将她的神主象配于另外一个庙室。

'7'六月,魏博节度使何弘敬薨,军中立其子左司马全为留后。

'7'六月,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去世,魏博军中立何弘敬的儿子左司马何全为留后。

'8'以王景崇为成德留后。

'8'朝廷任命王景崇为成德留后。

'9'南诏酋龙遣善阐节度使杨缉助安南节度使段酋迁守交趾,以范昵些为安南都统,赵诺眉为扶邪都统。监陈敕使韦仲宰将七千人至峰州,高骈得以益其军,进击南诏,屡破之。捷奏至海门,李维周皆匿之,数月无声问。上怪之,以问维周,维周奏骈驻军峰州,玩寇不进。上怒,以右武卫将军王晏权代骈镇安南,召骈诣阙,欲重贬之。晏权,智兴之从子也。是月,骈大破南诏蛮于交趾,杀获甚众,遂围交趾城。

'9'南诏国王尊龙遣阐节度使杨缉、安南节度使段酋迁驻守交趾,任命范昵些为安南都统,赵诺眉为扶邪都统。唐朝为宦官监阵敕使韦仲宰率领七千人赶到峰州,高骈的军队得到补充,于是进攻南诏蛮军,屡次南败南诏军队。高骈告捷的奏表送至海门,李维周全部收藏起来,使朝廷好几个月得不到高骈的音信。唐懿宗咸到奇怪,遣使问李维周,李维周上奏唐懿宗称高骈驻军于峰州,与南诏蛮军周旋,不敢进兵。唐懿宗勃然大怒,任命右武卫将军王晏权替代高骈镇安南,并召高骈还朝,企图对高骈重贬降官。王晏权是王智兴的侄子。这个月,高骈在交趾大破南诏蛮军,杀死和俘获大量蛮军士兵,于是进围交趾城。

'10'秋,七月,以何全为魏博留后。

'10'秋季,七月,朝廷任命何全为魏镇留后。

'11'冬,十月,甲申,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收为宣歙观察使。收性侈靡,门吏僮奴多倚为奸利。杨玄价兄弟受方镇之赂,屡有请托,收不能尽从;玄价怒,以为叛己,故出之。

'11'冬季,十月,甲申(十三日),唐懿宗命门下侍郎、同平中杨收出朝任宣歙观察使。杨收性好奢侈,其门下小吏奴仆也都依恃杨收的权势作奸求利。杨玄价的兄弟接受藩镇的贿赂,对杨收屡有请托,杨收不能全部听从;杨玄价感到愤怒,认为杨收是背判自己,所以在唐懿宗面前说杨收的坏话,将杨收赶出朝廷。

'12'拓跋怀光以五百骑入廓州,生擒论恐热,先刖其足,数而斩之,传首京师。其部众东奔秦州,尚延心邀击,破之,悉奏迁于岭南。吐蕃自是衰绝,乞离胡君臣不知所终。

'12'吐蕃将领拓跋怀光率领五百骑进入廓州,活捉吐蕃酋领论恐热,先砍断他的肢,然后历数他的罪恶,将他处死,并将论恐热的头送交唐朝长安。论恐热的部众向东投秦州,遭到吐蕃部族酋领尚延心的邀击,被击败,尚延心奏告唐朝廷,请将论恐热余众全部迁于岭南地区。吐蕃从此以后衰亡灭绝,吐蕃的乞离胡君王和臣子也都不知下落,更不知他们的结局。

'13'高骈围交趾十余日,蛮困蹙甚,城且下,会得王晏权牒,已与李维周将大军发海门,骈即以军事授韦仲宰,与麾下百余人北归。先是,仲宰遣小使王惠赞,骈遣小校曾滚入告交趾之捷,至海中,望见旌旗东来,问游船,云新经略使与监军也。二人谋曰:“维周必夺表留我,”乃匿于岛间,维周过,即驰诣京师。上得奏,大喜,即加骈栓校工部尚书,复镇安南。骈至海门而还。

'13'高骈围困交趾城十多天,南诏蛮军困乏至极,城差不多要被攻克,恰好得到新任安南主帅王晏权的牒文,宣称已经与李维周率领大军从海门出发,高骈得到牒文后立即将军事大权交给监军韦仲宰,与麾下士兵一百余人北归。在此之前,韦仲宰派遣小使王惠赞,高骈派遣小校官曾衮入朝廷报告交趾大捷,行至海中,望见有挂着大旗的船队东来,于是问在海上游弋的船夫,船夫说是新任经略使与监军的船队。王惠赞与曾衮互相商量,说:“李维周必定要收夺我们告捷的表文,并扣留我们。”于是于海岛间躲藏,待李维周的船队过去,即赶往京师长安,唐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