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 (第1/4页)

'6'曹彰征讨代郡的乌桓时,亲自参加战斗,铠甲被射中数箭,却愈战愈勇,乘胜追击败兵,直至桑干河以北,大败乌桓,杀死、俘虏乌桓上千人。当时鲜卑族首领轲比能率骑兵数万人,观望曹彰和乌桓的强弱,见曹彰的军队作战勇敢,所向披靡,取得了胜利,便请求归服曹彰。北方全部平定。

'7'南阳吏民苦繇役,冬,十月,宛守将侯间反。南阳太守东里衮与功曹应余迸窜得出;音遣骑追之,飞矢交流,余以身蔽兖,被七创而死,音骑执衮以归。时征南将军曹仁屯樊以镇荆州,魏王操命仁还讨音。功曹宗子卿说音曰:“足下顺民心,举大事,远近莫不望风;然执郡将,逆而无益,何不遣之!”音从之。子卿因夜逾城从太守收余民围音,会曹仁军至,共攻之。

'7'南阳的官吏和百姓饱受徭役之苦。冬季,十月,宛城守将侯音反叛。南阳太守东里与功曹应余奋力逃了出来,侯音派人骑也追击,乱箭齐发,应余用身体掩护东里,受伤七处而死。侯音的骑兵抓住东里,带了回去。此时,征南将军曹仁驻军樊城,以威慑荆州,魏王曹操命曹仁回来讨伐侯音。功曹宗子卿对侯音说:“您顺应民心,兴起大事,远近无不都寄希望于您。现在您捉住郡太守,是悖逆行为,没有益处,为什么不把他放走!”侯音听从了宗子卿的话。宗子卿于是夜里越过城墙,跟随太守召集未参加反叛的民众包围侯音。恰好曹仁的军队也赶到了,便联合起来进攻侯音。

二十四年(己亥、219)

二十四年(己亥,公元219年)

'1'春,正月,曹仁屠宛,斩侯音,复屯樊。

'1'春季,正月,曹仁在宛城进行屠杀,把侯音斩首,仍回军驻守樊城。

'2'初,夏侯渊战虽数胜,魏王操常戒之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及渊与刘备相拒逾年,备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营于定军山。渊引兵争之。法正曰:“可击矣。”备使讨虏将军黄忠乘高鼓噪攻之,渊军大败,斩渊及益州刺史赵。张引兵还阳平。是时新失元帅,军中扰扰,不知所为。督军杜袭与渊司马太原郭准收敛散卒,号令诸军曰:“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遂权宜推为军主。出,勒兵按陈,诸将皆受节度,众心乃定。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以众寡不敌,欲依水为陈以拒之。郭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之,备可破也。”既陈,备疑,不渡。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以状闻于魏王操,操善之,遣使假节,复以淮为司马。

'2'当初,夏侯渊虽然多次打胜仗,魏王曹操却经常告诫他说:“作为将领,应有胆怯的时候,不能单凭勇猛。将领应当以勇敢为根本,但在行动时要依靠智慧和计谋;又依靠勇敢,只能敌得过一名普通人罢了。”后来,夏侯渊与刘备对峙了一年有余,刘备从阳平向南,渡过沔水,顺着山势稍微前行,在定军山扎下营盘。夏侯渊率兵争夺定军山。法正说:“可以发动攻击了。”刘备派讨虏将军黄忠率兵居高临下,擂鼓呐喊,发动进攻,夏侯渊的军队大败,夏侯渊和益州刺史赵被斩。张率军退回阳平。此时,曹军新失统帅,军中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是好。督军杜袭和夏侯渊的司马、太原人郭淮集合散乱的兵卒,对各营将士发出号令:“张将军是国家的名将,为刘备所惧怕;如今军情紧迫,只有在张将军的指挥下,才能转危为安。”于是临时推举张为军中主帅。张出来统率军队,巡视阵地,将领们都接受张的指挥,军心才安定下来。第二天,刘备打算渡汉水发动攻击;曹军将领们认为寡不敌众,准备依凭汉水列阵抵抗。郭淮说:“ 这是向敌人示弱,而不能挫败敌人,不是好计策。不如远离汉水列阵,把敌人吸引过来,等他们渡过一半后,我们再出击,就可以打败刘备。”曹军列好阵,刘备产生怀疑,命令不要渡河。郭淮于是坚守阵地,表明曹军没有撤退之心。郭淮等人把情况上报魏王曹操,曹操很同意他们的作法,派使者把符节授予张,仍任命郭淮为司马。

'3'二月,壬子晦,日有食之。

'3'二月,壬子晦(三十日),出现日食。

'4'三月,魏王操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刘备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乃敛众拒险,终不交锋。操运米北山下,黄忠引兵欲取之,过期不还。翊军将军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视之,值操扬兵大出,云猝与相遇,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魏兵散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