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部分 (第1/4页)

璇为文宪王,董景珍等七位功臣都封为王。派宋王杨道生进攻并攻克了南郡,把都城迁到江陵,修复了园林宗庙。招岑文本为中书侍郎。派他掌管诏令文书,把机密委托给他。又派鲁王张绣攻占岭南,隋朝将领张镇周、王仁寿等人抵抗张绣的进攻,不久听说隋炀帝遇弑,都投降了萧铣。钦州刺史甯长真也以郁林、始安地区归附于萧铣。汉阳太守冯盎以苍梧、高凉、珠崖、番禺地区归附了林士弘。萧铣、林士弘分别派人招降交趾太守丘和,丘和没有顺从。萧铣派甯长真率领岭南的兵力从海路攻打丘和,丘和打算出城迎接,司法书佐高士廉劝他道:“长真的军队虽然人多,但是孤军深入远道而来,不能长期坚持,我们城里能打仗的士兵足以抵抗敌人,怎么能望风而降,受制于人?”丘和听从他的劝告,以高士廉为军司马,统领水陆各军迎击,打败了甯长真,甯长真只身逃脱,他的部下全部被俘。不久有骁果从江都到交趾,交趾知道了隋炀帝的死讯,也以郡归附于萧铣。高士廉是高劢的儿子。

始安郡丞李袭志,迁哲之孙也,隋末,散家财,募士得三千人,以保郡城;萧铣、林士弘、曹武彻迭来攻之,皆不克。闻炀帝遇弑,帅吏民临三日。或说袭志曰:“公中州贵族,久临鄙郡,华、夷悦服。今隋室无主,海内鼎沸,以公威惠,号令岭表,尉佗之业可坐致也。”袭志怒曰:“吾世继忠贞,今江都虽覆,宗社尚存,尉佗狂僭,何足慕也!”欲斩说者,众乃不敢言。坚守二年,外无声援,城陷,为铣所虏,铣以为工部尚书,检校桂州总管。于是东自九江,西抵三峡,南尽交趾,北距汉川,铣皆有之,胜兵四十余万。

始安郡丞李袭志是李迁哲的孙子,隋末,拿出自己的财产,召募了三千士兵保卫郡城;萧铣、林士弘、曹武彻轮番进攻始安,都没有攻克。李袭志听说隋炀帝遇弑,率领吏民哭吊了三天。有人劝李袭志说:“您是中州的贵族,长期在这边远的郡县,无论华夏人还是夷族对您都心悦诚服。现在隋王室无主,四海之内动荡不安,凭着您的威信德行,号令岭南,不费力就可以成就尉佗那样的事业。”李袭志十分生气,说:“我家世代都是忠贞不二,现在炀帝虽然被弑,但隋的宗庙社稷还在,尉佗狂妄僭立,又有什么可以羡慕的!”要杀了劝说的人,众人于是再不敢说这样的话。李袭志坚守了两年,外面没有声援的军队,城池陷落,李袭志被萧铣俘虏,萧铣以他为工部尚书、检校桂州总管。于是东边从九江西边到三峡,南到交趾,北到汉川,都为萧铣所有,萧铣有四十万能作战的军队。

'22'炀帝凶问至长安,唐王哭之恸,曰:“吾北面事人,失道不能救,敢忘哀乎!”

'22'隋炀帝的死讯传到长安,唐王李渊恸哭,说道:“我北面称臣侍奉君王,君主失道不能挽救,岂敢忘记哀痛悲伤呢?”

'23'五月,山南抚慰使马元规击朱粲于冠军,破之。

'23'五月,山南抚慰使马元规在冠军进攻朱粲,打败了他。

'24'王德仁既杀房彦藻,李密遣徐世讨之。德仁兵败,甲寅,与武安通守袁子皆来降,诏以德仁为邺郡太守。

'24'王德仁杀了房彦藻后,李密派遣徐世征伐他。王德仁战败,甲寅(初十),王德仁和武安通守袁子都向唐王投降,唐王以王德仁为邺郡太守。

'25'戊午,隋恭帝禅位于唐,逊居代邸。甲子,唐王即皇帝位于太极殿,遣刑部尚书萧造告天于南郊,大赦,改元。罢郡,置州,以太守为刺史。推五运为土德,色尚黄。

'25'戊午(十四日),隋恭帝禅位给唐,让出皇宫住在代邸。甲子(二十日),唐王在太极殿即皇帝位,派刑部尚书萧造在南郊祭告上天,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武德。停止用郡,设置州,改太守为刺史。推求五行的运行属土德,颜色以黄色为尊。

'26'隋炀帝凶问至东都,戊辰,留守官奉越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皇泰。是时于朝堂宣旨,以时钟金革,公私皆即日大祥。追谥大行曰明皇帝,庙号世祖;追尊元德太子曰成皇帝,庙号世宗。尊母刘良娣为皇太后。以段达为纳言、陈国公,王世充为纳言、郑国公,元文都为内史令、鲁国公,皇甫无逸为兵部尚书、杞国公;又以卢楚为内史令,郭文懿为内史侍郎,赵长文为黄门侍郎,共掌朝政。时人号“七贵”。皇泰主眉目如画,温厚仁爱,风格俨然。

'26'隋炀帝的死讯传到东都,戊辰(二十四日),留守东都的隋朝官员拥戴隋越王杨侗即皇帝位,大赦,改年号为皇泰。当即在朝堂宣旨,由于当时正值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