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部分 (第1/4页)

”太后怒,闰月,甲午,赐死于家。监刑御史房济谓玄同曰:“丈人何不告密,冀得召见,可以自直!”玄同叹曰:“人杀鬼杀,亦复何殊,岂能作告密人邪!”乃就死。又杀夏官侍郎崔察于隐处。自余内外大臣坐死及流贬者甚众。

'15'当初,高宗在位时,周兴任河阳县令被召见,准备加以提升,有人上奏说他不属清流官,这才作罢。周兴不知道,还多次在朝堂等候任命。诸位宰相都不告诉他,地官尚书、检校纳言魏玄同当时任同平章事,对他说:“周县令可以回去了。”周兴以为魏玄同阻止自己提升,因此怀恨他。魏玄同一贯与裴炎很要好,当时人因为他们的友情始终不变,称赞为“耐久的朋友”,周兴因此上奏诬陷玄同,说他曾说过:“太后老了,不如事奉皇帝耐久。”太后大怒,闰九月甲午(十五日),赐他在家里自尽。死前监刑御史房济对魏玄同说:“您老为何不告密,以求得到太后召见,可以为自己申诉。”魏玄同感叹说:“被人杀死和被鬼杀死,又有什么不同,怎么能当告密人呢!”于是自尽。又在隐蔽的地方杀死夏官侍郎崔,其余朝廷内外大臣因此被处死和流放的很多。

彭州长史刘易从亦为徐敬真所引;戊申,就州诛之。易从为人,仁孝忠谨,将刑于市,吏民怜其无辜,远近奔赴,竞解衣投地曰:“为长史求冥福。”有司平准,直十余万。

彭州长史刘易从也被徐敬真诬告;戊申(二十九日),在彭州被处死。刘易从为人仁爱孝顺,忠诚谨慎,将在街市行刑时,官吏和百姓怜惜他无罪,从远近各处奔赴刑场,争先脱衣扔在地上,说:“为刘长史求冥福”。有关部门估价,这些衣服值十多万。

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徵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

周兴等诬告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常之被召回送进监狱。冬季,十月,戊午(初九),黑齿常之上吊身亡。

己未,杀宗室鄂州刺史嗣郑王等六人。庚申,嗣滕王琦等六人免死,流岭南。

己未(初十),武后处死皇族鄂州刺史嗣郑王李等六人。庚申(十一日),嗣滕王李琦等六人免去死罪,流放岭南。

'16'丁卯,春官尚书范履冰、凤阁侍郎刑文伟并同平章事。

'16'丁卯(十八日),春官尚书范履冰、凤阁侍郎邢文伟都任同平章事。

'17'己卯,诏太穆神皇后、文德圣皇后宜配皇地祗,忠孝太后从配。

'17'己卯(三十日),太后下令,祭皇地祗时以太穆神皇后、文德圣皇后配享,周忠孝太后随从配享。

'18'右卫胄曹参军陈子昂上疏,以为:“周颂成、康,汉称文、景,皆以能措刑故也。今陛下之政,虽尽善矣,然太平之朝,上下乐化,不宜有乱臣贼子,日犯天诛。比者大狱增多,逆徒滋广,愚臣顽昧,初谓皆实,乃去月十五日,陛下特察系囚李珍等无罪,百僚庆悦,皆贺圣明,臣乃知亦有无罪之人挂于疏网者。陛下务在宽典,狱官务在急刑,以伤陛下之仁,以诬太平之政,臣窃恨之。又,九月二十一日敕免楚金等死,初有风雨,变为景云。臣闻阴惨者刑也,阳郐者德也;圣人法天,天亦助圣,天意如此,陛下岂可不承顺之哉!今又阴雨,臣恐过在狱官。凡系狱之囚,多在极法,道路之议,或是或非,陛下何不悉召见之,自诘其罪!罪有实者显示明刑,滥者严惩狱吏,使天下咸服,人知政刑,岂非至德克明哉!”

'18'右卫胄曹参军陈子昂上疏认为:“周朝歌颂成王、康王,汉朝称赞文帝、景帝,都因为他们能弃刑罚而不用的缘故。现在陛下的政治,虽然尽善了,但太平的朝代,上下都乐于教化,不应当有乱臣贼子,天天触犯帝王的刑律被处死。近来大案增多,叛逆的人日益增加,我本愚昧,原以为他们都有确凿的罪证,而上月十五日,陛下特意查明囚犯李珍等无罪,百官欢悦,都庆贺陛下圣明,我于是知道也有无罪的人落入宽大的法网。陛下致力于宽刑,狱官却在追求苛刻的刑罚,以损害陛下的仁德,以诬蔑太平的政治,我心里憎恨这些人。还有,九月二十一日下令赦免张楚金等人的死罪,天气由有风雨为出现五色云彩。我听说天阴暗惨淡表示刑罚过公,晴朗表示德政;圣人效法上天,上天也帮助圣人,天意既然如此,陛下怎么能不承顺天意呢!现在又阴雨,我恐怕过错在执掌刑狱的官吏。凡是入狱的犯人,多处以最重的刑罚,道途的议论,或肯定或否定,陛下何不全部召见罪犯,亲自责问他们的罪过!确实有罪的公开给予应得的刑罚,滥施刑罚的则严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