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且�喽嗔恕�

两院院长在县城官道会和时,林杉乘坐马车避开了那段路,已经是出了县城的地域范围。在中午时,马车已入了杨郡城中,补充了一些水粮,稍事休息后,马车便行上了杨郡连接东面业都的官道。

业都曾是前周朝的帝都,周天子驻此城有近三百年,直到四十多年前,周天子才迁都至湖阳。后来周覆昭建,新帝并没有劳师动众的再迁都回到这座资重旧都。但是事实上,业都数百年在皇权积累下修造的建筑设施,远比新王都湖阳要精良完善。

只说业都通向周围四郡的官道,就可称为全国官道之模范。前周朝开国君主深知道路的畅通对国家的重要性,所以在重工巩固业都城楼的同时,对城周四条贯彻邻边四郡的官道的修建,所派的工人也全是从修城楼的那队人里分出去的。

这四条官道用了灌压铸路法,军工在内,民用其表。路表固成后,普通劳力用凿斧连挖十数次,路面也只会显露一个小坑。这宽敞的官道可使五辆马车并行,举国太平时不吝以供百姓使用,战时则用于运送军需和急行军旅。

所以,当马安驾车行上这条王牌官道时,几乎是拿出了急行军的速度,往昔军旅生涯练出的技术在这一刻完全释放出来。而那匹血统来自军马中贵族的大飙风,在铁蹄撞上这条宽阔道路的路表时,那种反震回来的感觉似乎也触动了它压抑多年的脾性,随着马安的一扬鞭,便洒然放开了四蹄。

坐在车内的莫叶感觉车体一晃,她掀开车窗布帘向外看了一眼,心下不禁微微觉得吃惊。从未见马安这么近乎疯狂的赶车的她有些担心,这么跑下去,等会儿车轮子会不会飞了出去?

她这个想法显然有些多虑,马车一直以这种速度前行了近半个时辰,也没见车轮子有什么异状。只是马活一年,大约相当于人长三岁,这么算来自家这马已经步入中年之末,当真老了,再加上这些年一直未有机会这么跑,耐力和步法都有退步,在这么突然的狂奔了约一个时辰后,终于是慢了下来。

马安对于自己伺养的马当然是知道根底的,所以他在痛快了一回后,见马步慢了下来,也没有再急着加鞭,就任它这么慢些走。然而这种自然而然的步伐变缓只是相对于刚才的急行而言,若以平时的速度作为参照,马车现在的前行速度依旧是快于平时许多的。…

兵贵神速,前周君主在主持修建这些由帝都发出的官道时,主旨里是藏了这四个字的。详细来说,就是怎样能让行军速度达到最快以增强军队的机动性,以及怎样能在同一时间、同一路线上通过最大的军需物资,前周君主就怎么让下属工兵去修路。

而以这种主旨修成的道路,在国势太平时,却于无意之中为商旅谋得了最大的福利。

前周在四十多年前迁都湖阳后,旧帝都业都的商贸性质愈发明显。改朝换代后,昭国新君主对商旅这一百姓中的组成部分并不排斥,反而相当照顾。现在挨着东海的新帝都湖阳几乎快要成为昭国最大的进出口都会,就是最明显的证明。

而业都作为汇集全国内陆商旅的最大都会,虽然现在它已不再是京都所在,但皇帝对其建制也还是十分照顾的。四邻官道依旧免费供百姓过路使用,对商旅则根据车马数量收取一定的入城过城银钱。

其实商人经商,有时候跟战事行军是有一些共通之处,那就是讲求速度,以凭机会赚取异地差价。这几条官道有保证车辆快速行驶的质量,再加上昭国因为它的特别身份而隔一段距离就加设的守道兵士,使这条道路在安全问题上也有了较高的保障,大多数外地行去京都的商旅,都愿意以业都为中转点,那点过路费根本算不得什么。

所以,当马车的行驶速度渐渐缓慢下来后,莫叶凭窗望向外面,就看见刚才那被快速甩到后面的一行商队慢慢的赶了上来。以马安的赶车速度,比起平时已是快了不少,而那支队伍庞大的商旅车队居然能够赶上这速度,并有慢慢超前的架势,这么看来就有些骇人了。

轰隆的马蹄声和车轮飞转碾地之声如闷雷般袭近,刚才在自家马车超车的时候,斜靠在书堆上的林杉也匆匆看过一眼,所以现在他已在心中料到,是那支商队赶上来了。但对此他没有叫马安再提速超车,而是叫马安将马车靠近路边一些,速度也再放慢一些。

如此一来,那支商队超车的速度就更快了。

可尽管如此,当整支载货马车队伍完全超到了前方,拢共也花去了两盏茶功夫。而望着随风扬起的马车门帘外、那被商队车马激起的漫天尘土,莫叶也瞬时明白了林杉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