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 (第1/4页)

也许这做法的原因并非全是由他自己的心所生,料到这废墟一样的宅子里不会再有人收拾那药器,他认为有必要将与任务有关的一切事物全部带回去,所以才没法像之前几次那样走得利索。

然而,当他伸手取回莫叶手中只剩装着药渣的小瓷瓮时,他忽然开口道:“刚才我同意了你地建议,明晚我会在旧时辰去那里,但东风楼不是寻常所在,你得做一些准备。”

夜行人地主动叮嘱,让莫叶心底一阵欣喜,因为她正在犹豫和斟酌着的第二件事,并非能再使诈获得,而关系的融洽与否,正好是她的那个意愿能否达成的重要基础条件。

“那请问你,你将会从前门走进来,还是从后院院墙处像以往那样跳进来?”莫叶的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没意义,因为她的脑中正在快速思考着另外一件事要怎么开口提才合适,她有点分神。

“没有人愿意笑对我这样的脸。”

夜行人的话音才落,他的身影就已飘忽不见。

莫叶怔了一下。她在听到这句话后的第一感觉是,那位缺了半边脸的夜行人在为自己的容貌而自卑。可对于这个理解,她又心生质疑,她认为像那样拥有坚毅性格的人,还会那么容易心生‘自卑’这种脆弱的情绪吗?

疑惑片刻后,她忽然想到东风楼的性质,忽然又有些明白了那夜行人话里真正的意思,脸色却渐渐沉了下来。

千金难买优伶笑,东风楼里满春风。东风楼始终难与买笑之地在性质上完全切割开来。

人们可以嘲笑相貌奇丑之人,而相貌奇丑之人却能有足够底气从心底鄙夷那些妆容精致而美艳的红坊女子。

从小到大,在林杉的照顾和保护力量之下,莫叶所接触到的人,即便不是至善至美,但也绝对是温和礼貌之辈。这样的人,会隐藏心里的不好想法,薄于表达恶劣思想。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长大,莫叶对市井本来的面目了解得很片面。

但在今天,那夜行人丝缕地鄙夷表露,让莫叶困惑、讶然以及不悦之后,忽然又有了一种新的想法。

她忽然更深一些的体会到,石乙为何要一直强调,要带他的小姨紫苏离开东风楼,不管任何理由了。

……

绵绵春雨下了两天,待天放晴,气温爬升得异常迅速。春天快要结束了,夏天即将到来。

座昭国第二大商都、并且很有可能是将来繁盛程度超越第一大都城的帝临之都沐浴在均匀的阳光下,不仅是城中的花木建设生长速度愈发喜人,城中的居民们大多脸上也丰富了一些喜意。半面临海又以商业繁荣为主要进步方式的京都,即将迎来他每一年都将开启的春季海运。

朝廷主持京都国航面向百姓敞开的物流大门,每年共有两趟,固定在春末夏初交接的时节,以及秋末时节。这两个时间段因气候温和而适合海运,而秋季海运主要流出百姓一年收成的总和,春季海运则主旨在清空积存。所以若有因为气候和虫灾原因导致收成延期,错过秋季海运,百姓们也不用太担心,只要保存得当,还有春季海运可以补偿。…

世上不缺穷人,亦不缺贫穷多灾的国家,昭国主办的海航队在这两大关系到强国富民策略的外贸活动开始之前,都会花较长时间去海外转一圈,搜集这类信息,记录和商洽他们的需求。并且,国航这么做已经有几年的经验了,一直都没遇到什么大的挫折,这也让京都百姓对国航商贸活动积累了越来越厚重的信任。

所以,每当春季海运的日子差不多近了时,准备参与的京中百姓就开始准备起来。大型商运在仓库管理的问题上都十分考究,其中账目方面可以由人控制,但在货物存放问题上,有时候却得问天。

春天里,很多东西本来就经不住存放,载货船行过海上时,在潮湿的环境里,货品更容易出问题。所以在春季海运开始前那段日子,晴朗的天气无疑是自然给予海运最大的助力,因为人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代替日光的干燥力量和效果。稻谷、小麦、棉麻、丝织等等人类生存的必须品,无论是直接暴晒还是阴凉晾干,都是可以助其延长存放时间的。

天空放晴的第二天,街面和路面上的渍水也渐渐干了,人们的出行也比前几天方便很多。街道上的行人多了起来,而他们正在做的活计也大抵一致,无非就是挑着担子,拖着板车,急匆匆地进城出城,都在为自家囤货送去京都国航海运局之前做最后一遍的整理。

在这样一派忙碌的气氛中,从京都正北门走入城内的一个老人家就显得有些奇特了。

这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