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 (第1/4页)

海面上升起,这片东方海域在此地百姓眼里,是很神秘而神圣的。”

白桃听了阮洛这一连番解释,只觉得他描述得极为细腻生动,心里愈发觉得新奇,紧接着就问了一句:“阮大哥去过海外么?”

“凭我这种体格。是没法坐船行那么远的。”阮洛挑了挑嘴角,笑意中颇有些苦涩意味,“我刚才所讲的事情并非我亲眼所见。这其中一部份来自书册记载,一部份则是我听运送一批这种时钟从海上归来的商团里的人讲述的。”

“起初听闻这些时,我也很好奇,那些海外的国度究竟是怎样奇特,但我随即又听那商团里的人说到。船行海上,非百丈大船不敢远出。除此之外,在正常的航行过程里,船体也是在不停晃荡,如果遇到风浪,瞬间便让人感觉天地颠覆。”阮洛说罢。忍不住遗憾一叹,他遗憾的是自己恐怕将永久失去出海的机会。

白桃不禁也叹息一声,却说道:“怎么会有人住到那样凶险的地方去。”

“虽然隔着暗藏危险的大海。但待大船登陆后,其实两处陆地上的情况都是差不多的,凶险的处境只是船还在海上的时候。”阮洛微微一笑,“如果说那些国度身处凶险之中,那么站在他们的地界上向西遥望。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白桃听明白了阮洛话里的意思,想到自己的见地狭窄。不由得微生窘态。

这时,就听一直不语的在盯着那时钟看的莫叶忽然出声:“这时标一共是十二点,岂非正好合了十二时辰,只是时标上的文字陌生得很。”听她话中所指,显然她所注意的事物方向,与白桃是截然不同的。…

“嗯,这十二个字是德玛尼国的数字书写方法,与我国的计数文字意义是相同的,只是他国的念法和写法较之我国有异而已。”

阮洛眼含笑意,话题已随莫叶而转,“不过,还是存在一些不同的。这十二个数字在表达时辰时,原先并不与十二时辰重合。后来商家考虑到这一问题,便建议德玛尼国制作时钟的匠人,将运送到我国的这一批时钟后的齿轮稍微修改了一下结构,影响了转行速度。原本这时钟的指针在一个日夜会行走两圈,现在降速只行一圈了。”

在此之后,阮洛还向莫叶解释了这种时钟正面那四根指针各代表的意思,随后又解释了时钟背面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转盘的作用,最后还打开了转盘上方一个窄长的内嵌式盖子,让莫叶看了一下时钟运作的动力源。

莫叶得以看见‘大箱子’的内里,有着看不到全身的几个齿轮,它们正在慢慢转动,并且相互之间随着转动而咬合着。时隔片刻,这些轮子依然没有停止下来的样子,仿佛也是永远不会停下来似的,令莫叶心觉十分奇特。

之所以阮洛要向莫叶和白桃解释这么多,是因为在今后生活在这处宅所中的日子里,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这两个女子将会需要经常接触到这座时钟,必然也是需要学会如何操作它的。

莫叶在今天这一刻时的时间里,仅仅关于这时钟,接触到的陌生认知就多得让她有些头晕。这种来自异国的学识,在没有与自己生长息息相关的本国文化作为前启时,且不说完全掌握起来,只是初步接触,就会让人感觉非常陌生,而想要牢记一应机械化的操作步骤,便更难了。

好在莫叶从小跟在师父的身边,生活经历里的组成,常有接触晦涩学问的时候。虽然那些学问与今天接触到的这种陌生信息没有相通的地方,但经过以前的那种思维模式锻炼后地莫叶,对于这种无根源启迪的陌生学问,接受起来也会快上一些。

至少与莫叶相比起来,白桃的接受过程更慢,她几乎完全糊涂了。

不过话至最后,白桃与莫叶倒是一齐记住了一件事,那就是这座时钟每天都要拨弄一下一种叫做‘发条’的东西,就是处于时钟背面最下方的那个转盘。

‘发条’是什么,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大抵应该也是来自异国的称谓,但应该属于一个技术领域的用词,连阮洛也不知道详尽。

不过,这种专项词汇对于除了制作匠人以外的人来说,似也没有了解的必要。白桃和莫叶只需谨记,如果一天不拨足发条的环数,时钟就会停止运作。如若等时钟完全停步后再启动,虽然不是行不通的事,但会遇到困难,并且还会影响时钟的使用寿命。

一旦这种机器出了问题,只能是运回德玛尼国才能得到有效维修的。

对于时钟内部齿轮自动的原理,德玛尼国的匠人一致表现出对外保密的态度,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为他们国家对于这项技术性财富的保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