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部分 (第1/4页)

诩业男」倭挪偈裁葱模渴獠恢�傩亩嗔巳菀妆淅稀!!!!!�

而且自己虽然意气风发,但在东宫国本之争里,还只能算是高级炮灰而已。自己的根本目的还是安身立命,而不是为了太子去献身。不对,应该说天子垂拱而治,谁当皇帝都可以接受,无非就是发达或者不发达的区别,犯不上玩命。

当然上面这句话,是绝对不会从父亲嘴里说出来的,但父亲内心到底怎么想的?方应物突然发现自己第一次看不懂父亲大人的心思了。

想到这里,方应物试探道:“那父亲的意思是?”

方清之道:“当年为父进东宫之前,你送给为父一句话,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这些年为父反复揣摩这句话意思,深有所感。怎么你自己反而忘了这句话?”

方应物不禁愕然,自己只是凭着史书上看来的段子,不求甚解、现学现卖、原封不动的把这句话抄来送给了父亲,但自身却没认真想过其中内涵和深意。

半晌之后,方应物才对方清之道:“看来父亲大人在东宫侍班这几年,真是没有白过,长进非常不小,儿子我也大可放心了。”

说是这么说,不知道为什么,方应物莫名其妙的有些失落,仿佛失去了什么。宫里这个地方,果然是有几分邪门的。。。。。(未完待续。。)

ps: 唉,这样写的脑子疼,大家能看的进去就看,看不进去就当我胡言乱语说梦话

第六百二十八章 另一种解读

方应物告别父亲后,其实他和父亲或者说别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别人不知道确切的“未来”,根据过程去追求自己的“结果”;

而他是先知道“结果”,然后从结果强行倒推过程,想尽办法维持自己所熟知的结果顺利产生。

比如他知道刘珝肯定要倒霉,而刘棉花将会成为次辅,所以行动上便始终站在刘棉花这边打击刘珝,没有机会也要制造机会打击刘珝。

又比如他知道尚铭会被废,所以绞尽脑汁和尚铭这堂堂的东厂提督相斗;知道李东阳将来要发达,所以尽心尽力的烧冷灶,能帮的时候便帮一把。

想到这里,方应物忍不住吟了一句“庄生晓梦迷蝴蝶”,到底是他改变了历史,还是历史改变了他?

他又忍不住苦笑几声,听起来自己真像是穿越者之耻啊。别家穿越者无不以改变历史大势为己任,而自己却致力于维持历史大势不走样,追求的是历史仍是自己所熟知的历史。

想来他对历史最大的改变,好像也就是挽救了汪太监的政治生命,让本该已经去南京扫地的汪太监如今还在活跃在京师。

但往深里想,自己能够一直依赖于“先知”么?随着地位的上升,蝴蝶效应越发明显,不可控的因素会越来越多。

如果自己仍然竭力保持“大势”,最终只怕要导致全面失控,自己所创造的局面彻底崩盘也不是没可能。

最后方应物嘀咕一句,也许是自己想多了。便沉沉睡去。

及到次日,方应物就放下了各种缠身杂事。专心在家逗弄两个儿子玩耍。王瑜王兰两个小妾见夫君难得有闲情,齐齐陪伴着说笑。一家子倒也其乐融融。

其间方应物忽然想起什么,对王兰道:“你去将你兄长叫来,我有几句话吩咐他。”

因为方家为了娶亲要大兴土木,方应物便派了王英管事,一般情况下也就不跟随左右了,倒是换了娄天化来。

王兰应声而去,不多时将王英从工匠那里带了过来。王瑜瞅着王英那勤勤恳恳的模样,忍不住嗤笑道:“你是姓王的人,给外姓盖房子倒挺仔细。别的事情不见你如此上心过。”

王英擦擦汗,“瑜姐儿莫要打趣我,只是从未做过土木事情,唯恐误了秋哥儿的大事。”

王瑜撇了撇嘴,嘀咕道:“误了就误了,早两月晚两月有什么打紧?”

方应物咳嗽一声,阻止了王瑜泛酸,对王英道:“我有几句话,你去刘府传给刘大老爷去。。。。。。”

方应物打发王英去刘府传口信。主要是将自己的对刘珝动向的猜测告知与刘棉花。

他听了父亲劝告,可以暂时忍住,不急于求成的充当炮灰。但无论如何,刘棉花作为“高人”却应该知道这件事。并作出反应。

就像是混社团的,小弟受了欺负,大哥该出面罩。不然大哥的威望从哪里来?

而且刘珝如果与万安合流,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刘棉花的地位。说实话。方应物很好奇自己这位最擅长绵里藏针的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