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痛��坏恪D训滥忝环⑾治乙恢倍荚诎谕仿穑俊�

周易说到了摆头,杜伟就站了出来:“对,我发现你总在摆头,这是你的习惯吗?”

周易点头:“对,我在观察你们啊。看你们每个人的情况。”

“我们每个人的情况?”不管是杜伟惊讶,其他人也很惊讶。

“嗯。”周易确认。

“这……怎么可能?”有人没忍住疑惑,脱口而出。

“这算是我的一点特长吧。”周易说道,“我天生对空间距离比较敏感。”

“那你不看球?”杜伟继续问。

“看。我会看一眼……”

“就看一眼?”

“对啊,要不然还要看多久?看一下,确认足球在哪儿就行了。”周易继续解释。面对队友们的疑问,他显得很有耐心。

听到周易这么说,不少人都沉默了。

他们踢球眼睛几乎不会离开足球,至于球场上的情况,那才是偶尔看一眼的。他们入股不看足球的话,就会觉得自己压根儿控制不住足球。

但周易竟然可以不看球,还能做好传球接球的动作。

他们可以不相信周易说的话,可是这一天半的训练让他们觉得周易说的没错。

周易的嘴巴可以说谎,可是他在训练场上的表现不会说谎。

张琳鹏听的目瞪口呆,然后一句脏话脱口而出:“****!”

大家都看向他,他接着说:“难怪你能在多特蒙德打上首发!我服!”这位许根宝的得意弟子,国内同龄球员中的佼佼者,向周易竖起了大拇指。

“我也服了。”杜伟拍了拍周易的肩膀。

其他人也纷纷对周易的能力表示了称赞和惊叹。

队友们对周易热情了起来,更衣室里的气氛也活跃了不少。

周易微笑着接受了的大家对于他的称赞,还顺便表示了一下谦虚。

正如他对自己父亲所说的那样,这群以年轻人为主的国脚们,真的比较好接触。

※※※

媒体上也出现了有关周易国家队训练的报道。

当球迷们看到“周易迅速融入了球队,和队友们训练中配合默契”“周易和队友们相处融洽,训练中有说有笑”……这样的报道之后,都长出了口气。

谁都知道中国国家队历来的情况,周易作为一个在中国足球一丝痕迹都没有的彻彻底底的新人,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他在国内足球没有人脉和关系,也不认识什么人。

大家总是担心他无法融入球队,会受到队友们的排挤、嫉妒什么的。

但这样的情况没有发生。

球队不内讧,球迷们就放心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不是吗?

第244章 他们是我们需要的人

两天的集训之后,中国队的训练就不对外开放了,随后就在训练基地里,国家队和上海当地的一支中甲球队踢了两场教学赛。

这两场教学赛,第一场周易首发出场,踢了半场被换下。

第二场在下半场替补出场,也踢了半场。

因为是不对外公开的教学比赛,所以没有媒体到场,看台上空荡荡的也没有观众,只有教练组的教练在那儿支了一台DV,将比赛拍下来,用作录像分析。

周易的能力在比赛中体现的比在训练中更加淋漓尽致。因为比赛中有很多训练中不可能预估到的情况。

而周易处理起这种情况来,真的只能让人叹服——他处理的就好像是一个经验老道的老将一样,和他的年龄、长相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国家队的其他国脚们真的是不服都不行了。

因为同样的情况,他们处理起来就没有周易那么从容了。

他们在各自俱乐部也都是打上比赛,甚至还是主力的人,比赛经验也不少了。但一到了比赛中,感觉就不对了。

“经验”这个东西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但说白了,其实就是“办法的积累”。当一种情况你遇到足够多次,有了足够多的处理办法之后,你再碰到这种情况时就会胸有成竹,不会手忙脚乱了。

经验老道的人就是在人生中经历过许许多多各种情况,每一种情况他们都有足够的应对之法,这样的人自然就会显得从容。

在球场上也是如此。

周易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一个已经踢了很多年职业联赛的“老将”,和他其实只踢了四场职业联赛的履历完全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