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章 地一千五百零一章 亿万富豪的崛起 (第2/3页)

的半醉,便要起身疾书,商贾们站在后头,纷纷颔首点头,好啊,瞧瞧这行书,一看就是大行家。

这作坊,还真是藏龙卧虎,了不起啊。

因而,陈彤不但有许多的商友,还有许多的文友,隔三岔五就有人送一些书画和孤本的书来,有时陈彤也会进行回赠。

虽然很多时候,和商贾们也要言利,可陈彤竟发现自己渐渐乐在其中。

原来这些渠道的商贾,竟有这么多挣钱的门道,他们如数家珍的说起走货和买卖中的事,竟也这般的有趣。

一月很快过去了,待到发了工钱,陈彤的腰杆子就挺得更直了。

他的业务做的不错,凭借自己到处混脸熟,以及愿意和自己打交道的商贾越来越多,他所负责的山西布政使司的业务,居然是最多的。

当这一千二百多两银子发下来,陈彤心情澎湃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要知道,除了薪俸,其他地方的花用,他还是可以报销的,什么车马费,酒钱,这样算下来,这银子,几乎是净得。

起初他觉得与人在商言利,是极羞耻的事,可慢慢的融入了这个环境,不是作坊里的人,就是作坊外头的商贾,当他渐渐开始融入时,他也就不觉得,这是可耻的事了,至少......人们听说他业务做的不错,反而发出啧啧称赞。

至少,自己的书画,可能以往的同僚会称赞几句,可陈彤却知道,他们并非是出自真心,不过是表面上的客套罢了,可这些商贾,是当真发自肺腑,由衷的佩服和感慨。

跑完了渠道,又需去跑供货。

只是渠道是陪人笑的事,到了供货那儿,却又完全不同了。

听说太子和齐国公可能要下大订单,几乎每一个作坊都在翘首以盼。

有生产成衣的。

有收购了猪毛,生产刷子的。

什么买卖都有。

陈彤之所以调来负责此事,一方面是他业务方面已经得心应手。

另一方面,是他毕竟还是有在户部主持公务的经验。

譬如整合供货渠道,寻常的业务人员,还真办不成。

倒是陈彤,先拟定出了一个章程,首先弄出一个清单,暂时应该采买什么,需要什么货源,此后,再摸清有多少达到了一定规模的作坊,可以供货,这些统统都要编造成册,此后,再实地走访,拜会,最终......在进一步的洽商,谈价钱,要求品质。

供货商们最担心的便是自己生产的货物,不能及时的流转,害怕这货物积压的货舱里,毕竟,这每多一日,都是仓储成本,是银子。

倘若能够获得远远不绝的大订单,这是再好不过的事,哪怕是出货的价格再低一些,规矩也多一些,毕竟......这是一本万利的事,自己只需埋头生产便是。

因而,陈彤所到之处,简直就是亲爷爷巡视自己的家,人还未到作坊,这作坊上下就已在此列队迎候了。

东家为首,其他在作坊里叫得上名号的人分列一旁。

马车一到,无数人便众星捧月的迎上来,车门一开,便有热情的手伸出,等着陈彤搭着手下车。

开头就是一句,久仰先生大名。

接着便开始吹嘘,听闻先生书画双绝。

又或者是,先生望之,有紫气。

陈彤觉得他们拍马屁的方式,需要多多的学习,紫气都出来了,不怕脑袋上多一块疤?

可这样的日子,当真是逍遥无比。

这将功折罪的过程,痛并快乐着,却是令人流连忘返啊!

再过了一个多月,开始有了眉目。

这个世上,谁都不曾想到,制定标准和整合渠道能挣大钱。

而太子和齐国公,乃是头一个吃螃蟹的人。

供货商方面,如今他们已经整合了三十七种商品,一百五十三家作坊。

这才只是个开始。

朱厚照为此,已是连续一个多月辗转难眠了。

这和研究不同。

里头要处置的杂事太多。

每一个作坊,都需他亲自来敲定。

每一个渠道商,也需进行甄别。

最紧要的是,几乎十全大补露的利润,统统都砸进了这里,一个新的商业体将要诞生,需要大量的仓库,数不清的车马物流。

只是......朱厚照现在却遇到了一个极大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解决渠道商眼下的困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