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隆恩浩荡 (第2/3页)

好书推荐: 叫我齐天大圣

“侄儿明白。”刘文华梳洗的干干净净,且他面上还算俊秀,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书卷气,毕竟是大家族出身,见过世面,此时,自是踌躇满志,倒是颇有几分美周郎的风采。

刘焱点头,显得很满意。

刘家在岭南,算是地方豪族,可到了京里,却声名不显,现在好了,而今,子弟之中,若有人真能出人头地,足以光耀门楣。

他最遗憾的,就是自己侄子和梁家的婚事,这梁储,乃是吏部侍郎,位高权重,本来能与他们家结亲,对刘家而言,可谓是如虎添翼。

只是遗憾的是,这梁家之女,居然如此伤风败俗,虽然梁家身份高贵,可对于诗书传家的刘家而言,却不得不忍痛割爱了,刘家是体面人,无法容纳那样的女子,何况,自己在都察院里公干,乃是清流,万万不可自己的名声,有所毁伤。

刘焱说到此,便没有说话了。

刘文华从容镇定,面带微笑,远远看到,两个穿着蟒服的年轻人,说笑着什么,那是……太子殿下和传说中的齐国公吗?

他有些心热,却自知地位卑贱,不敢上前给太子殿下行礼。

却又见人群之中,有人魂不守舍的站着。

那是……梁储。

这本是自己未来的泰山。

只是……可惜了。

梁储似乎也看到了刘文华,想当初,刘文华几次拜见过梁储,都是彬彬有礼,很是殷勤。

不过今日。

在见了梁储目光投来的一刻,刘文华立即将自己的目光,错开去,对梁储,视而不见。

…………

午门开了。

众人鱼贯而入,至奉天殿,分班而立。

刘文华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既是紧张,不敢斜视,却又忍不住为大明宫所震撼,等他站到殿中最角落的地方,心里却是一热,迟早……我也要位列朝班……一言九鼎。

众臣等了片刻。

却似乎有人开始收到了风声,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听说……昨夜,太皇太后她老人家……”

刘文华对于这些话,听不真切,不过瞧许多人低声议论,有的人,面上露出了忧心忡忡之色。

大家等了很久,也不见陛下来。

刘健咳嗽一声,镇定自若的站出来:“诸公,陛下想来,是不会来此了,今日廷议,所议的事……”

外头,却传来宦官的声音:“皇上驾到。”

刘健的声音,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下意识的肃穆起来。

大家纷纷屏息。

那刘文华更是激动的不得了,他恨不得伸长脖子,踮脚,可等到,一个威严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眼帘,他吓了一跳,忙是低下头,心里激动万分……颤颤发抖。

弘治皇帝疾步入殿,随即,上金銮,升座。

一宿未睡的弘治皇帝,现在……心里还激动万分。

这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心情。

想到自己的皇祖母,死而复生,那种情感,实是别人无法体会的。

他心头一热,那个女子……是自己皇祖母的救命恩人啊。

于是,他四顾左右,郑重其事的道:“刘文华何在?”

刘文华是谁……

许多人面面相觑。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那刘焱,顿是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陛下突然召见自己的侄儿,又在这廷议之中,当先提及刘文华。

自己的侄儿,何德何能,居然能蒙陛下如此的厚爱啊。

…………

刘文华身躯一震,忙是出班,他心里虽是激动,面色,却是从容。

接着,他拜倒在了殿中:“草民,见过陛下。”

弘治皇帝打量了刘文华一眼,很满意的点头:“不错,不错,神采飞扬,青年俊彦,刘卿家在京中待考?”

刘文华拜着,叩首道:“是,草民在京中,预备今岁的恩科。”

弘治皇帝道:“卿在广东布政使司的乡试,成绩如何?”

“草民不才,名列第三。”

名列第三……

不错了。

能在乡试之中,名列前茅,虽然这无法和庙堂之中,某些考霸相比,却也算的上是才子。

或许是爱屋及乌的缘故,弘治皇帝见刘文华对答如流,似乎,考的也不错,那女医,能有如此未婚夫婿,倒也算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