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 (第1/4页)

朱元璋犹豫不决,陈友谅虽死,其残存势力并未完全灭绝,万一有像张定边那样的死忠,非要簇拥陈理为帝与自己作对,自己外放陈理岂不是放虎归山了。

氏又劝道:“王爷毋须担心,现在陈友谅已死,其部下逃的逃,降的降,陈理不会有机会东山再起了。而且他年纪稚幼,性格懦弱,给他帝位他也坐不稳,您还担心什么呢?贱妾以为,如果您肯真正给他一个官职,他必然心悦诚服,而那些归降的汉将也会愈发效忠您了。你若还不放心,就将他一人调离,汉营降臣皆留在应天府,他就算有不轨之心,也孤掌难鸣。”

这番话说动了朱元璋,他向来以仁义著称,陈友谅都是他的手下败将,陈理一个稚子更是不足为惧,便看在氏求情的份上放过陈理,将他派到湖广任行中书省。

陈理对氏感激不尽,发誓将来有机会一定会报答她的恩情。

然而氏没有收下陈理的厚礼,却向他打听张定边的下落。

张定边乃是陈友谅身边最忠心耿耿的悍将,氏不相信他真能放任陈友谅唯一的儿子不闻不问。

陈理果然知晓张定边的下落,却支吾着不肯说。他虽然年幼,也能分辨人心。且不说张定边把他从乱军中救出,又拥护他为帝的事,单凭张定边自己的本领,如果肯归降朱元璋起码能获得一个大将军的职位,然而张定边宁愿避走也不受封,这样的忠义之士他如何肯出卖其下落。

氏冷笑,告诉他如果不交代张定边的下落就马上劝朱元璋改变主意继续软禁他。

到底自己的性命比旁人重要,陈理无奈,只得供出张定边其实隐姓埋名藏匿在泉南灵源山。他以为氏打听张定边下落是出自朱元璋的授意,还流着泪恳请氏不要告诉朱元璋,不要再伤害张定边。

“你和你父亲一样虚伪!”氏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她才不是为了朱元璋打听张定边的下落,她是为了自己的复仇计划。这一次她终于可以为妹妹、孩子甚至陈友谅报仇了。她立刻派人联络张定边,要他率陈友谅的残余旧部在半路拦截祭祖返程的朱标。

原来她竟是把主意打到了朱标的身上,想要杀死朱标让马秀英痛苦一生。

产生这念头的原因还得从郭惠来拜访她那天说起。

当天郭惠直言不讳地指出是马秀英故意误导大家食用薏米,其目的就是想让她们这些孕妇流产。

氏难以置信,马秀英再厉害也不可能算到她会想吃老鸭薏米煲啊。

郭惠火上浇油地说道:“你可千万别小瞧王妃,她比谁都精明,她故意让吴氏说薏米有滋补养颜的功效,我们这些女人谁能不动心,就这样自动落入了她的圈套。”

在郭惠的舌灿莲花下,氏信以为真,况且她心里隐隐怀疑马秀英是知道孩子血脉混淆,才容不下这个孩子,否则马秀英不会专程派吴夫人为她把脉,探查孩子的月份。

她还在胡思乱想,又听郭惠说道:“王妃心狠手辣,从她逼着王爷杀死你妹妹就能瞧出她的手段多么狠毒。你那妹妹待人平易近人,处事谦虚恭顺,府里人人都喜欢她。王妃嫉妒她,又找不到借口处罚她,竟然硬把奸细的罪名按到她的头上,害得她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损。多好的一个姑娘啊,到现在府里都还有人怀念她呢。你说,她要真是坏人,别人会想念她吗?也不知王爷当时是怎么想的,竟然就相信了王妃的污蔑。”

瑜素雪当初在府里确实和仆人打成一团,所以氏向人打探瑜素雪下落的时候听到的都是夸奖瑜素雪的好话,她怎么也不相信妹妹会是马秀英口中的奸细,一定是郭惠说的那样,马秀英是出于嫉妒才设计陷害妹妹!

氏面色变幻不停,既然马秀英能设计害死她的妹妹,也就能设计害死她的孩子。甚至也是因为马秀英才使得陈友谅在鄱阳湖身亡,可以说她现在的处境全是拜马秀英所赐,她的痛苦伤心全都来自马秀英。

丧夫!丧妹!丧子!新仇旧恨齐聚心头,氏对马秀英恨之入骨,暗暗发誓一定要为亲人报仇。她本身只是一个普通妃子,无权无势,刚好陈理求她说情外放,她就想到借助陈友谅的残余势力来对付马秀英。然而王府戒备森严,张定边不一定能顺利潜入府中,她就把主意打到了去濠州祭祖的朱标身上,相信张定边也不会放过这个为主报仇的机会。

第三百五十一章 张定边伏击朱标

祭祀了祖坟,朱标在返程的路上代表朱元璋去滁州觐见小明王韩林儿。

此时虽然韩林儿实际是活在朱元璋的庇护下,但他名义上仍旧是朱元璋的皇帝,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