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1/4页)

容妃不往下说,只望着皇上,半响,方斟酌道:皇上可还记得那日与那高家小姐说的话?

皇上神色一一转,略微迟疑,喃喃道:你的意思是……

容妃目光一闪,露出一个肯定的笑容,点头道:皇上果然英明。她扬眉,徐徐道:自古民以食为天,若是高家三小姐果然能让大齐粮食产量增长,让人民吃的上饱饭,您想想,如此有功之人,国人怎会不接纳?顿了顿,目光又落在了二爷身上,喃喃道:至于私生子一事,说来却也好办。皇上只要将当年再选秀女的名册命人悄悄修改一番,将那高香寒的名字给彻底抹掉,反正慧妃也已代替了她。也不差她一个……皇上您再下道圣旨,只说当年早就将定国公之女赐给了风儿,奈何她一直病着,才没行大礼,只养在府中罢了。她浅浅的笑着,道:至于孩子,您只要让钦天监的监正观天象,讨个说辞便也罢了!……如此一圆,却也能堵得住悠悠之口了。她目光濯濯,一字一句道:等天下人接纳他们母子之时。便也是她大病初愈之时。风儿便也可以风风光光。光明正大接他们母子回府了。

定国公听了,对容妃娘娘更是高看了三分。果然,这女人能一直不失宠爱,确实有她的高明之处。

这样一安排。非但能遮他的家丑,还能让自己女儿未婚先孕的事情变得名正言顺。

皇上赐婚,那这位分上,至少也要和现在的皇子妃平起平坐,况且她还生了皇长孙,母凭子贵,就算褚家人有什么说辞,只怕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了。

高明,真真是高明的很。

皇上想了想。望着二爷道:她可真有把握?

二爷面上露出了坚定神色,恭谨道:有,这样的事情,她又如何敢信口开河,胡乱骗人。

定国公也点了点头。回道:二殿下说的是,小女从不是那等胡乱骗人的女子。

皇上听了,方点了点头,缓一缓神色,对着定国公道:既然如此,那你先将她悄悄接回府中吧!朕的孙儿在外受苦……朕也于心不忍。一面又对着二爷正色道:这次事情,虽然你母妃替你想了万全之策,保全了你的颜面。可你毕竟有错在先,这一点毋庸置疑。

二爷垂首称是,只道:请父皇责罚儿臣。

皇上神色一缓,挑眉道:最近边关又起了战事,昨日来报,说是粮草紧缺,各地粮草又收不上来。若你能办妥此事,过去事情,朕也便既往不咎,还会成全了你和那女子,昭告天下,让她风风光光的去你府上。

二爷默不作声,心中暗暗思忖。

粮草告急,多半也是因为长久以来大皇子克扣粮饷所致。收不上来粮草,也是因为今年大旱,许多地方的百姓都吃不上饭,饿肚子的人,又怎么会上交粮草?

这个事情确实很棘手,只有先搞定百姓吃饭的问题,才能收缴上来粮草。

长长嘘了口气,为了高香寒和她肚里的孩子,还有安安,他就得拼上一把。

行,儿臣愿意一试。二爷目光中多了几分坚定,沉声道:只是……父皇也要答应儿臣一件事情。

说。皇上很是干脆,目光凝在了二爷身上。

催缴粮草一事既然由儿臣负责,那粮饷和粮草就该由儿臣来总管,大哥若是插手……他目光沉了下来,略带着几分为难看向了皇上。

皇上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心中明了二爷想要说的事,只点头道:行,朕答应你,明儿早朝,朕就会宣布此事,你只放心去做事情就行。

容妃听了也松了一口长气,粮饷一直以来都由大皇子掌管着,他从中克扣的数额,都中饱私囊,私下里买了许多武士偷偷操练。

对这些事情,皇上皆是视而不见,睁一眼闭一眼,一而再再而三的包庇。乃至发展的现在,才会有了粮草短缺之事。

现在从大皇子手中夺得了粮草之事,也算是首战告捷。

定国公也微微一笑,心中更是看中这个未来女婿。

容妃见皆大欢喜了,心中一喜,笑着对皇上道:回头,让风儿悄悄带了那孩子过来,咱们好好瞧瞧。一面笑盈盈的问二爷,道:那孩子叫什么名字?

二爷勾着唇角,笑得格外开心,禀道:叫安安,只不过一直随母姓。

容妃听了,很是心疼,皱眉道:也真是难为她一个弱女子,带着个孩子过日子,真真是可怜见的。一面又轻轻推了推皇上,娇声道:您可是皇祖父,好歹给孩子赐个名字。安安虽好,可也登不上大雅之堂,顶多只能当个小名叫叫。

请父皇赐名。二爷垂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