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部分 (第1/4页)

淖ɡ咐锶绱诵吹健�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的人:“坦白的说,当我根据安吉拉所说的那些去查找了相关资料后感到了震惊,更可怕的是这场灾难竟然没有多少人知道。无论如何,即使安吉拉这部电影没有以前的水准,依然是值得赞扬的,有些东西不能被遗忘。”

不过,他们说来说去都不太看好这部电影,就如《纽约时报》那个评论家所说的那样,任何一个导演重复自己最出色的作品时都很难超越自己。不光他在内心深处要因为对比而缩手缩脚,观众们也难免将两部作品放在一起比较,然后又有先入为主观点,会有怎样的结果可想而知。从某种意义上,库布里克能被称为大师,从不拍相同题材的电影恐怕也原因之一。

当然,不看好这部电影的原因其实还有别的,只是不能拿出来说而已。

至于某些激进分子,依然对她的新电影大加批评,不过这次他们没有拿之前的某些话题说事——毕竟根据预告片以及安吉拉前后透露的情况,这是部关于人道主义的电影,在没看到完整电影之前当然不能打自己的脸。于是他们就像对付爱丽丝·张那样,宣称剧组的相关工作做得不够,资料过于片面很难对南京事件做出公允的描写。

很难说这后面没有日本人的身影,只是安吉拉虽然关注却没放在心上。即使部分人不看好这部电影,可至少各种各样的言论都有,保持这种情况让他们占据一隅就行。出现一边倒批评又或者一边倒赞扬的情况才是应该担心的。

再说,又不是没人反驳他们。

“很显然,犯了错却不认错的人是最为可耻的,尤其是他们还找各种借口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情况很正常,本尼迪克特女士在很久之前就在她的书里描绘过日本人的耻感文化,他们总认为即使有错也错不在我,所以要他们认错是件奢侈的事情。”这是某家中文报纸上刊登的文章。

甚至还有不少华裔也在自己的英语专栏里进行嘲讽,然后某些日裔开始在报纸上反击,你来我往的在小范围的针尖对麦芒,让不少人茶余饭后有了谈资。

“与其讨论那些东西,不如好好想想要怎么完成手中的活儿!”安吉拉对于某些人在休息的时候聊到这些论战时如此数落道,“别在最后时刻栽跟头!”

“其实我们只是觉得那些人很好玩,”吉姆这么解释道,“就个人而言,我非常同意你在博客上写的那句话:救一人既救全世界——我特意去查了希伯来文。”

“很好,那么你负责将第二支预告片剪辑出来。”安吉拉“奖励”的说道,然后直接忽略了吉姆那变得难看起来的脸色。

“是的,长官。”吉姆咧了咧嘴有气无力的说了句,声音比以往要小了许多。

“必须在得到我的肯定后才行,”安吉拉跟着追加了句,“当然,如果尽了你最大的努力也不行的话,我也不会说什么。”

“那就是说……尽了我最大的努力依然不能让你满意的话,就取消第二支预告片的剪辑了?”吉姆双眼放光的说道,然后在安吉拉冷冷的目光扫过的时候举起了双手:“我保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长官!”

他的声音提高了不少,终于不像之前那样半死不活的了。

“记得你所说过的话。”安吉拉用力点了点头,“在这个月下旬之前我要看到!”

然而,第二支预告片最终还是没有着落,虽然吉姆已经很努力的按她的要求在做了,可安吉拉始终不怎么满意。她甚至自己亲自上阵剪辑了两版依然觉得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所以最终放弃了第二支预告片——事实上,除非是投资几个亿而且备受公众期待的大制作,很少有电影会在宣传的时候推出好几只预告片。

而且,如果只是为了宣传的话,凭她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名头已经完全足够了,所以放弃是很正常的事情,再说第一支预告片获得的评价还是很不错的。

即使有那么点小小的遗憾,安吉拉还是很快在其他方面找了回来,临近感恩节的时候海报也正式上市了。整幅海报以红黑为底色,最下方为燃烧着的模糊的城市废墟影子,一只穿着灰色西服的胳膊占据了整张海报,戴在胳膊上面那只白色袖套上的红色十字异常显眼。

这是安吉拉在和许多人交流后亲手设计并绘画出来的,不可否认多少借鉴了《辛德勒的名单》的创意,但总体上而言还是很有冲击力的。

“说实话,你做的非常不错,无论剪辑、配乐还是别的什么都保持着一贯的水准,甚至就连制作的这款海报都如此出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