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1/4页)

共同的话题,更多的同一性吧。

行动开始(修改)

就在送走了沃尔特后没多久,我的生活也趋于平静。丽佐婚后随着丈夫搬到了德国科隆居住,家里也就剩下了我和叔叔两人。平时我下课后没什么事情的话,也就尽可能的留在家里陪着叔叔,这些日子里,我常和叔叔一起探讨一些对于人生、对于现实世界的一些问题,经历过优越的贵族生涯、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地利皇室结束统治的那些沧桑岁月,人生阅历极其丰富的叔叔总是能给予我很多帮助,让我看待人生、看待今后生活的方式也变得更理智。

赫曼在4月初时也被征召归队,我和维罗尼卡陪着施耐德先生一起将他送上了火车。尽管看着自己的爱人又要重回前线是个很伤感的事情,但是赫曼答应下次回来时就和维罗尼卡结婚的承诺还是让原本在车站差点要嚎啕大哭的维罗尼卡破涕为笑。

与赫曼依依惜别后的我们俩又开始了无尽的等待和无时无刻不在的担忧。为了转换我们的心情,也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我和维罗尼卡常常都会一起外出逛逛街,有时也到翠希的店里喝喝下午茶,顺便看看小威尔和约瑟夫,或是到养老院里去帮院长照顾那些风烛残年的老人。而更多的课余时间我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毕业而忙碌着。

还有一个月,当时间走到1942年的6月时,我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圆满的划上一个句号。回首这在人生中并不长的四年时间里,它带给我很多东西,甚至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这四年中,战争的爆发让我看到了整个世界陷入战火的悲惨,爱情的出现也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战争时代中人们的守望相助也让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而希特勒定下的种族残杀政策又让我看到了人性的邪恶与阴暗面。

因此,毕业在即的我,心中有太多太多的感触,在决定今后的道路如何走的选择上,我也是思虑再三。没有爱上沃尔特之前;我总是认为自己学成之后;一定是要回国的;用我所学的知识为祖国的发展尽我自己的绵薄之力;但是当我的人生与沃尔特纠缠在了一起之后;我再也无法坚持自己的决定。

也许是我意志不够坚定,又或许是我太过儿女情长,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发现其实在我心中,想与沃尔特一起守护我们的爱情,携手度过人生的想法最终还是占据了上风。我承认自己的情操真的一点也不伟大,觉悟一点也不高,我只是个非常普通的女人,普通到只想守着爱人,平平淡淡地过家庭生活,所以我选择了留下,留在奥地利,留在我的爱人身旁。

只是既然决定了留下,就要坚强的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挫折,就要认真热情的面对生活。毕竟我所要面对的未来生活,充满了太多的变数,充满了太多的未知数。爱情是美好的,但真实的生活却是非常现实的,尤其现在这种战争时期,对此我还是必须做好充分思想准备的。

沃尔特离开前我寄出的那封家信终于在我的期盼中有了回音。父亲在上海安顿好了之后,也经过了长久的考虑,将与母亲商量后的决定与看法写成了洋洋千言的长信寄给了我。当我全部看完时,已经潸然泪下。开明的父亲尽管不舍我长离膝下,但是结合国内紧张的局势,还是赞成我毕业后留在奥地利的想法,也阐述了他对沃尔特的看法。

曾经留学德国的父母,抛开希特勒现在执政的偏激政策不说,从内心来说都对德国人的本性是非常赞赏的,他们欣赏德国人严谨的作风,对事情一丝不苟的态度。至于沃尔特纳粹军人的身份父亲并没有表示出很大的反对,况且爷爷以前的好朋友也是德国军人,单从这点来说他们并不反对我找一个德国军人做丈夫。

见我的选择得到了父母的同意,我也终于放下了久悬心中的大石头,为毕业答辩开始做最后的准备。如果说苏联战场上正面的敌我交锋是残酷而血腥的话,那么在后方敌占区里的地下斗争更是惊心动魄。

一天,正在回家路上的我迎面遇到了有些时候没见到的布维医生,他老远就挥着手朝我打招呼,走到我面前后,他愁眉苦脸用状似埋怨地口气说道:“哎呀,苏小姐,好久不见了。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来看看我,真是让我好挂念你们哦!怎么,沃尔特有信来吗?”

我笑着回答道:“没什么病痛,我可不愿意没事去医院,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哦!……只有4月底收到过他的信,知道他在德米扬斯克参加战斗,后来就没有收到信了,看报纸上说那里的战斗挺艰难的,所以估计他也没什么时间给我写信吧,不过幸好这一切现在都结束了。咦,今天您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