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太后点了下皇孙的头,道:“若不是你们许着,她便也不可能真嚣张成这般。必然有值得你这样做的地方。”

韩孺点点头,自他母妃离后,便一直随着太后长大,和太后极为亲近。“是自在,难得的自在。五哥是喜爱,却不可得。我却是贪恋那份和他们相处的自在。”

太后了然,自己怎么会不知五皇孙的心思呢,又想起那日御花园的那孩子,道:“那日成王选中的孩子,就是这丫头的夫君吧?”

“是,他非君不娶,她是不是非卿不嫁,就不知了。”韩孺是有些羡慕罗若拙的,自己怕是不会有这么深的情感,太多的冷漠无情看多了,自然不能深情不寿。

“可惜我孙儿生在了皇室,可惜了。”太后看着韩孺,这孩子若不是生在韩家,该多好呀。

韩孺又陪着太后说了一些小夏的囧事,太后一个劲儿的乐,许久都没有这么开心了。听的韩孺说,自己也想去看看那孩子。有些迷糊、有些贪财、有些张扬的林小夏。女子就该这样,不好进宫,不要入侯门,不要和太多复杂牵扯上。

因在太后的千秋宴上,声名大噪的空色脂粉,让小夏的另一个生意,也上了轨道。小夏自然开始越来越需要扩展,首先就是需要人手。和小语、文遥去了几次南城,买了十个半大的丫头和小子,文遥选中的孩子,小夏是放心的。十个孩子,暂时放在韩孺一个小院中,学一些基本的规矩,毕竟这些人最后跟着小夏是要与客人打交道的,小夏希望自己的人,会有最起码理念,当然是林小夏的理念。

韩孺也派了人来教,韩孺并没有告诉小夏,其实别院是韩睿的,派来教的人也韩睿的,甚至派了人来教这些孩子读书写字。小夏本来选的这些孩子,都是清白的饥民,询问了每个人详细的家里情况,然后请韩孺去找人核实。毕竟以后可能会接触到宫内或是更多的达官贵人,这些人的底子一定要清白,不然会害了林家。在这里生活,头脑清楚是必须,不用表现给外人看,因为那是自保的首要条件。

读书识字,是生活在大齐的必备,小夏自然是肯为这些孩子花钱的,同时让素问抽时间出来教这些人药典。还请了保和堂的老坐堂大夫来教这些孩子们,分辨草药、基本的医学知识。以后看客人脸色推荐脂粉,这些是必须的。有岐黄的底子是空色的人,最需要的。韩孺有的时候也过来,时不时客串一把夫子,教一些歪门邪道的道道儿。吕良来的时候,也会随意的带着孩子们做一些拳脚功夫。

正文 文章引起

当日买下的孩子们,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都是在学习,学习各种东西,素问认真观察,为自己选助手,日后可以制作脂粉的人。小夏多是来送生活用品,这些孩子对小夏,更多的是看恩人一样的眼神。虽然小夏从来都没有摆什么架子,但是,这些人还是对小夏有些惟命是从。小夏多少有些受不了。而文遥每次来,那些孩子都用看神一样的眼神看着,每每弄的小夏和文遥落荒而逃。

第二年春,京郊的桃花汛导致几个镇决口,百姓流离失所。罗晋鹏被派跟随吏部官员一起去处理流民。这次的洪水格外的肆虐,加之上个年是荒年,这次的灾情就极为的严重。罗晋鹏一连十日,都奔走在最前沿,和工部的人探讨工程的修复,和吏部的官员调军粮,甚至对着养尊处优的知县放口大骂!一起随行的还有成王的一个儿子,一直用若有所思的眼神看着罗晋鹏,似乎这个人和在翰林院里,不一样了。明明已经廋的有些脱型儿,却眼中光彩大放,不容忽视,不容忽视。

这次罗晋鹏带回来了两个小子,一个比小夏大一岁,叫厚朴。一个和小夏同岁,叫一石。厚朴和他名字一样,人憨厚老实,肯干踏实,长了一张线条硬硬的国字脸,会拳脚功夫。一石却顽劣的和之前的弘文有的一拼,一张嘴巴百般不老实,狼崽子一般的精狠。可是小夏盯着看一石的眼,看见了眼中特有的正,这许是罗晋鹏带他回来的缘故。这两个人算是罗晋鹏的跟班了。

小夏听闻是罗晋鹏把两个人从洪水里救了出来,两个人的亲人都在洪水里失去了。罗晋鹏便收了回来,小夏当然是绝双手欢迎,但是不能如此便宜了。林家自然又多了两个苦力,两个苦力又要读书识字,又要干活,还要练习拳脚功夫。小夏私下里观察,这两个人倒是没有个叫苦,什么都咬牙干,似乎不像被人看扁。

倒是一走半个月的罗晋鹏,廋的让人心疼,小夏给他灌药的时候,手碰触在胸膛的肋骨,不觉得心伤了起来。他很少生病,这次却一连三日都累的下不了床,小夏便是什么都顾不上了,铺子也不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