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徐秀白看着她的表情,笑道:“这些差不多了,走吧。”

“还走?我不去!”绛云怒道。

徐秀白闻言,静静掐诀。

绛云见状,跳脚道:“去就去!不准控制我!”

徐秀白满意地点点头,他转身走了几步,开口念道:“开障!”

随他话音落定,宅中的种种风景层层退让,如同帷幕渐开,不消片刻,一条□赫然眼前。他不多言,举步而行。绛云跟上,走了片刻,就到了宅院的出口。

出口之处,站着两名粉衣少女。一人手捧纸伞,一人手提宫灯。见他出现,两人迎上前来,笑道:“徐堂主,今夜有雨,路上小心。”

徐秀白接过宫灯和纸伞,微微颔首,道:“多谢。”

少女含笑不语,伸手打开了宅门,送了他们出去。

徐秀白领着绛云一路前行,待到日落西山、天色放暗,两人走到了一处城镇。

自下了茅山,绛云也到过许多城镇,但没有一个如眼前这般。

街宽道广,商家林立。商贾游人,车马轿乘,川流不息。锦绣冠带,衣香鬓影。虽是日暮,繁华不减。华灯初上,更添靡丽。

这般风情,并非寻常小镇可比。绛云抬眸,又见楼阁高瓦,鳞次栉比。远远望见,有一处灯火辉煌,高台飞檐,气势非凡。她也说不上名堂来,却听梁宜开口,道:“金陵皇城,果然不同凡响。”

绛云听过“金陵”这个名字,却又不甚了解,又听梁宜道:“昔日李昪称帝,昭天下曰继承唐祚。定了此地为都。我茅山便在城外,历来受圣恩眷顾……不过,我倒是还没来过呢,呵呵。”

绛云听罢,点了点头。

正在这时,忽然有几名百姓冲了上来。绛云大惊,刚要防备。那些人却齐齐跪在了徐秀白面前,各各感激涕零,口中称的,无不是“神医”。

徐秀白神情温和,眉目含笑,一一将那些人扶起,连连称“不敢当”。

忽然,一名老妇一把拉住了他的手臂,颤声道:“神医……老身总算等到您回来了!求神医救救我的孙儿啊!”

说话之间,有人将一名孩童抱了上来。只见那孩子脸色青黑,牙关紧咬,已是气若游丝。

徐秀白稍稍把脉,笑道:“不妨事。先随我回医馆吧。”他说罢,抱起那孩子,迈步向前。

众人纷纷跟随。

绛云见状,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草药,也跟了上去。

穿过几条街巷,绕过数间楼阁,众人便到了一处房舍。那房屋朴素简单,毫无特别之处,只是门梁之上,悬着一块牌匾,写着四个大字:包治百病。

绛云看着那牌匾,正茫然。却听梁宜笑得欢乐,道:“好可笑的招牌,江湖骗子似的。跟段师兄的铁口直断倒是合称,哈哈哈……”

绛云不明白她为什么笑,愈发茫然。她不多想,跟着众人进了屋。一进门,就闻到了浓郁的药香。只见这医馆之中,只有一副桌椅,一张床铺。四墙全是药柜,层层到顶。

徐秀白进屋,把那孩子放在了床铺之上,继而开口,对绛云道:“丫头,把刚才的白色果子拿来。”

绛云闻言,在手中的一堆药材中找出了他言下之物,递上前去。

徐秀白将果实放入了那孩子的口中,继而已自身真气催动药力。不过转眼的功夫,那孩子青黑的脸色转为红润,呼吸安稳绵长,渐渐睁开了眼睛来。

众人见状,无不惊喜。那老妇人更是跪地大哭,千恩万谢。

“好厉害……”绛云也不禁惊叹。

梁宜应道,“那果实是大‘马鬼’山上的‘艹狠’,服之不夭。”

“什么嘛,还以为他医术很好呢。”绛云不屑。

“傻丫头,有些病症,医术好又能如何?”梁音道,“好似池玄的血证,本就无药可医,这徐秀白却硬生生地给他增了几个月的寿命。”

绛云听得此话,沉默下来。

梁宜又接道:“虽说医术不高,但这些药物,绝非寻常可得。其中艰辛,不是常人能受。”

绛云立刻想起了第一次见到徐秀白时的情景。那一日,池玄被她所伤,危在旦夕。徐秀白出现,二话不说,就将“麟脂”相赠。那时,他撩起了自己的衣衫,指着身上的一道伤口,云淡风轻地说:杀它费了我好一番功夫,这伤口就是麟爪所赐。

明明不是轻伤,却若无其事。拼了性命取得的药物,却送得轻易,更不求回报……

绛云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