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这会子倒先比他父亲先判了罪名儿。”

贾母本来还为黛玉欢喜,嫁过去就是四品诰命,谁承想灾难一件接着一件,周元入狱时,贾母心里还在想横竖周鸿无罪,总会东山再起,如今他也进去了,还能指望什么?

黛玉又是当今赐婚,贾母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退婚的。

而且,就算是周鸿就此死了,因着这一道圣旨,黛玉也不可能再寻人家了。

贾赦听说后不以为意,依旧去找小老婆吃酒作耍,只要周家牵扯不到自己家,他并不在意黛玉终身如何,再说了,聘礼他又没得到一分半个,何必为此费心。

邢夫人万事都顺从贾赦,又没有从黛玉婚事中得到丝毫好处,自然也不放在心上。

王夫人倒是感慨了几句,对于黛玉的命运不免有些可惜。

其余人等知道后,有同情的,也有幸灾乐祸的,不一而足。

黛玉本有几分感慨众人之心思,她天性敏感,终究有一些在意,可是三两日后,她便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在房里绣嫁妆,急得紫鹃扯着雪雁问道:“姑娘这是怎么了?既不生气,也不在意,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似的。”

雪雁轻声道:“那些人和姑娘有什么相干,为这个恼怒太不值了。”

忽听鸳鸯过来道:“周太太来了说有要事,老太太叫林姑娘过去相见。”

黛玉不知周夫人来意为何,忙放下手里的针线,起身整衣,叫雪雁陪她过去,途中主仆两个不禁握了握手,方顺着小丫头打起的帘栊进去。

却见周夫人眼睛红肿,神色憔悴,正坐在贾母跟前。

看到黛玉过来,周夫人不觉掉下泪来,对贾母哽咽道:“老太君,我来是为了我那儿子在狱中的交代,他说,自己获了重罪,流放三千里,也不知一去几何,不愿意耽搁了林姑娘的终身,求我过些日子等这件事完了,请旨退婚,并让林姑娘另外择配,退婚是我们的意思,并不会妨碍府上的名声,想来圣人也不会怪责府上。”

贾母闻言一呆,忙道:“何以使得?自古以来,圣旨乃是天意,哪有反对退婚的道理?”

周夫人想起爱子命运,不禁捂着脸哀哀痛哭。

她预料到自家有难,本以为只是轻轻放下,再没料到丈夫入狱不知前程,儿子又先判了刑,十几日后就要上路,这些日子以来她心力交瘁,在人前再也撑不住体面了。

黛玉却道:“周太太可否听我一言?”

周夫人听了,舀着手帕拭泪道:“姑娘有话尽管说,孩子,你这样好,是我们鸿儿没福。”

雪雁担心地看着黛玉,只见她朝周夫人福了福身,虽是弱柳扶风之礀,却一脸刚毅之色,道:“请太太转告他一声,他为我好,我不觉得好。他流放十年,我等十年,他流放二十年,我等二十年,哪怕一辈子,他不离,我不弃。周家富贵了,我跟他享锦衣玉食,周家败落了,我随他吃粗茶淡饭。我自幼秉承父母之教,不敢做违我林家门风之事,今日之言,苍天为证,如违此誓,有如此簪。”说着,拔下头上的一根玉簪,一跌两段。

黛玉这一席话轻轻柔柔,说将出来,却是掷地有声,众人顿时惊呆了。

黛玉之性,素与人不同,别人以此为羞,她却不以为耻,故而能当着周夫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雪雁一面感慨,一面赞叹不已。

好半日,周夫人方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忍不住痛哭道:“好孩子,是我们周家有福,才得到你这样有情有义的媳妇!”

贾母在一旁听了,落泪不语。

周夫人离开后,雪雁陪着黛玉向贾母告退回房,黛玉一点儿都不后悔方才的言语,或许出格,可是她仍愿意秉承风骨,而非苟且一生。

周夫人出了荣国府,并没有回家,也不知桑母送的消息,而是亲自去刑部大牢探视周鸿,将黛玉的一言一行都告诉了他,并未经由他人之口,因周鸿已定罪,流放在即,周夫人的许多银子不是白花的,故能进来探望爱子,且牢狱十分体贴地让人回避,又设了帷幕。

听到周夫人转告的黛玉之言,接过周夫人舀来的两截断簪,周鸿顿时心中大动,他面对自己获罪也冷静自若,但是此时却是虎目含泪。

周夫人泣道:“我也没有料到她竟是如此有情有义。”

周鸿道:“人生在世,得此之妻,夫复何求?母亲更该放心才是,怎么反哭了?”

周夫人泣不成声,道:“再好有什么用?你明明是无辜的,偏要流放几千里,又是西海沿子那边,听说那边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