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 (第1/4页)

宝钗起身让座,堆笑道:“嫂嫂怎么过来了?刚从林妹妹那里回来,还没歇口气呢。”

夏金桂虽在薛家张扬跋扈,无人敢制,但是从心眼儿里却隐约有些畏惧宝钗,不管她如何挑拨离间,如何闹事,宝钗总能随机应变,最后反弹压得自己无理,故斜看了她一眼,拍手道:“难道我还不让你们歇息了不成?我好端端来打听咱们家的前程,你们倒来怪我。”

薛姨妈叹了一口气,拉住宝钗,对她道:“已经打听了些消息,也没什么用处。”

夏金桂冷笑道:“依我说,都是你们往日做的孽!都是亲戚,人家还比你们家高贵,嫡嫡亲的外孙女还比不上你们?一样的女孩儿,如何住在府里几年,反不如你们了?从前你们这样,现今求到人家头上,人家能毫无介怀地帮你们才怪呢!”

薛姨妈听了这话,不由得又羞又气。

论亲疏,他们是王夫人的亲妹子亲外甥;论身份,皇商终究比不得官宦人家清贵。

黛玉住在荣国府里七八年,虽然没人说她在这里白吃白住,但是他们家刚进京时,林如海未死之前,也有人这样说黛玉,只是后来林如海死后,东西搬了进来,才没人说这话,可还是有不少人都说她尖酸刻薄爱取笑人,都夸薛家大富,夸宝钗稳重和平能容人。

因此,夏金桂今日这番言语挑不出什么错来。

听了夏金桂这话,宝钗微微皱眉,柔声道:“嫂子,现今事关咱们家的生死存亡,该当同心协力才是,嫂子何必说这些话来气妈?倒叫外人看着不像。”

夏金桂扬眉竖眼,道:“不像?不像什么?谁让你们哄人呢!当初说得你们多好,岂料早就剩个空架子了,儿子还是个杀人的东西,我清清白白的女孩儿嫁到你们家,不说捧着敬着,小姑子倒来说我的不是,也不想想,谁家还有这么大年纪没出阁的小姑子?”

宝钗一听,面上登时一片惨白,说不出话来,只觉得嘴里十分苦涩。

哪个女儿不怀春?她虽外头处处遵守规矩,心里头对于宝玉未尝不是柔情婉转,这些年,见惯了薛蟠那样花天酒地的人,也知道外面的世家公子没有几个像宝玉这样好的,对于父母所说的金玉良缘,她是愿意的,所以一等多年,让夏金桂如此耻笑。

贾政是个孝子,虽然王夫人一心一意地愿意,可是贾母不松口,贾政就不会同意。

如今元春偏又出了事儿,只盼元春平安无事。

夏金桂甩着帕子道:“看看现今有几家像咱们家似的?这么个老姑娘,也不怕人笑话,不说找人家,偏还叫娘家养着。”

薛姨妈气得指着她不知说什么好,夏金桂见状,道:“我说的是实话。”

说完,一摔帘子出去了。

薛姨妈老泪纵横,拉着宝钗的手哭道:“好孩子,都是我误了你。”

宝钗忍不住滴泪道:“都是我的命,怎能怪妈?”

薛姨妈拿着手帕子拭泪,一咬牙,道:“晚上我找你姨妈说话,好歹先定了这事,不能再让别人笑话你了,也不知道那些人能传出什么好话来。”说毕,便叫人去打听王夫人,等王夫人无事了来回自己一声。

小丫头答应一声,过去了。

不多时,宫里打发夏太监出来传了皇后的懿旨,命贾母王夫人等进宫安慰元春。

贾母和王夫人千恩万谢地送了夏太监出去,回来后贾母便撂下脸来,遣退众人,只留贾政和王夫人二人,瞅着王夫人道:“不是说都打点好了,于公公在圣人跟前也提过娘娘,圣人对娘娘十分照顾么?”

王夫人道:“圣人额外对娘娘有许多照顾,可是娘心思重,宫里又是那样。”

贾母听到这里,不觉流泪道:“是了,我怎么就忘了?后宫嫔妃为了子嗣,或为荣宠,或是嫉妒,历来有无数手段,娘娘在宫里只有一人,哪里能挡住这些明枪暗箭。”

贾政闻得元春如此,不禁有些六神无主,道:“事已至此,该如何是好?”

贾母叹道:“亏得娘娘无事,明儿五更天我和太太进宫。”

谁知贾母毕竟年纪大了,听到这样的消息十分担心,晚间起来两次,次日便病了,慌得府里忙忙地拿着帖子去请太医,王夫人无奈,思索着昨日薛姨妈之语,倒巴不得贾母不进宫,自己好跟元春说梯己话,遂只身一人按品级大妆进宫。

进了凤藻宫,王夫人便嗅到一阵浓浓的药香。

元春现今做小月子,未着妆容,愈发显出黄黄的脸儿,十分憔悴。

王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