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晚林。此夕穷途士,郁陶伤寸心。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对李密而言,写诗的目的就跟现在唱卡拉OK差不多,基本上是为了发泄。据称他完成作品后,竟然伤心地哭了(诗成而泣下数行)。

有人看他行为古怪,又觉其诗隐隐含有反意,就悄悄去向太守赵佗检举。好在李密有帮徒众,消息灵通,听到点风声,慌忙赶在兵丁来之前又逃掉了(不知施老先生写到宋江题反诗时是否参考了这一段)。

离开淮阳后,走投无路的李密跑到了他妹夫雍丘(今河南杞县)县令丘君明家里。丘妹夫哪里敢收留如此一个重犯?但碍于亲戚情面,倒底帮了点忙,把他介绍给一个朋友王秀才。王秀才名字虽然文弱,但为人却非常仗义,又敬李密是条汉子,不光接纳了他,还收他做了女婿。然而人倒霉时喝开水都塞牙,不想到丘妹夫的侄子竟把这事儿向当局捅了出去,官府很快派兵将王秀才家团团包围。不幸中之大幸为,李密当时正好不在家,又逃过一劫。可惜的是,王秀才和丘妹夫却赔上了性命。

对于高干子弟出身的李密来说,这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也许从没有过。但正如孟子所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被逼到绝境的李密终于意识到,他必须要改变继续亡命天涯的思路,转守为攻,化被动逃跑为主动反击。

但问题是,怎么反击呢?

当初杨玄感在黎阳起兵时,虽然兵也不多,但好歹有些权力,又有黎阳的粮草钱财作本钱。

而如今的李密却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无人,二无权,三无钱。如何做到白手起家,挖到第一桶金呢?

2、纵横之术(1)

缺人、缺权、缺钱是李密的三大劣势,不过天无绝人之路,走霉运的小李子也有三大优势:

一、名气。杨玄感之役虽然失败,但李密的名声却在白道(负面)黑道(正面)打响了。

二、才能。前面已经充分展示,此处不再赘述。

三、姓氏。当时有句著名的童谣为“杨花谢,李花开”,天下人都认为上天要安排李氏王朝来取代杨氏王朝。而李密的姓比较讨巧。

我们且看看,他是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完成称霸第一步的。

李密自雍丘脱逃后,来到今河南滑县附近。其周围,盘踞着五股占山为王的土匪势力。分别是瓦岗(今河南滑县南)翟让、外黄(今河南民权县)王当仁、济阳(今河南兰考县)王伯当、韦城(今河南滑县)周文举、雍丘(今河南杞县)李公逸。

按《隋书》、《旧唐书》记载,李密是直接跑到了翟让旗下。翟老大手下人因李密曾是杨玄感部将,劝翟让杀他,幸好王伯当从中周旋,李密才幸免于难。后来,他就留在瓦岗,帮翟让四处打仗。因为能力实在太出众,最后反而成了翟让的老大。

我们不敢贸然说以上两本史书记错了,但按此理解,以下几点根本解释不通。

一、杨玄感也是反贼,跟翟让是同道中人。李密曾经的身份不应成为翟让要杀他的理由。

二、王伯当是另一个山头的老大,为什么跑过来劝翟让不要杀他自己的手下人(干涉翟让内政)?而更奇怪的是,翟让居然还给了王伯当面子。

三、李密再能干,都只是翟让的手下。在那个时代,手下人再强,也还是老大说了算。又有哪个老大肯心甘情愿地让位?

而《资治通鉴》对此事的记载要详尽的多,虽然与以上两本史书有很大出入,但逻辑却讲的通,故此处行文以《通鉴》为准。

李密到滑县一带的目的并非是要投靠某一个山大王,而是要把这些山贼们统统收编到自己帐下,成为他问鼎中原的资本。

为达到此目的,他进行了非常周密的策划,一步步地付诸实施。

第一步:确定初期工作方向

首先,他需要分析这五位山大王的实力如何。一般而言,实力越强的人腰板越硬,越不容易依附别人,要收编他们的难度系数也越大。反之,则相对容易。

基于此考虑,李密把山大王们归结为强弱两派:强,瓦岗的翟让;弱,其余四个。

他决定先向弱派采取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