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由不一而足,却总是围绕着生理的问题而发,颇觉扫兴。而今,自己年岁亦增,友辈之间饮食谈说,竟也不知不觉间与往昔长辈们的话题相类。而费心耗时做出来的菜肴,已经不如从前那样受到欢迎,有人举箸犹豫,有人浅尝即止,则又是另一种扫兴。

岁月不饶人,旧时年少已皆鬓毛霜白,饮食一事即令人颇有今昔之慨叹,怎能够不怵然惊心!事实上,近一两年来,我家居宴客的次数,显然不似往年频仍了。回想自己从不辨葱蒜盐糖到稍解烹调趣旨,也着实花费了一些时间和精力,而每一道菜肴之制作过程则又累积了一些心得,今若不记录,将来或有可能遗忘:而关乎每一道菜肴的琐碎往事记录,对我个人而言,亦复值得珍惜,所以一并记述,以为来日之存念。

潮州鱼翅(1)

从前,若有人问我最爱吃的菜肴是什么?我会毫不犹疑地回答:“潮州鱼翅。”那种浓郁而细致的口感味觉,即使在美不胜收的中国南北佳肴里,也应该可以算得上是人间美味之首吧。后来,因为喜爱吃而自己渐渐琢磨,稍有心得之后,我的兴趣却转而变成调制的过程,甚至于在乎别人享用我的手艺方面;相对的,自己往往只是用心于尝试味道咸淡稠稀,吃食享用的乐趣反倒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虽然现今市面上卖南北货的店里,有装在塑料袋内发好的鱼翅,可以省却很多工夫,但我还是喜欢选择干鱼翅自己煮发的老方法。我认为自己煮发的鱼翅,比较没有腥气。台湾的干鱼翅价钱非常贵,我以前有机会到香港,总会顺便去铜锣湾或旺角一带买一些回台湾。在不同种类的货色中,我偏好约莫二十厘米长度的干翅。去好翅唇内碎骨的干翅,较好的略呈牙白色,厚薄适度,稍弯的形状有如剥了壳的绿竹笋,而翅丝不粗不细,整齐密排,像一具梳子。通常一袋内装有大小相若者十数片,如果宴请一桌,十位至十二位客人,我会取出一半,而将剩余的一半另外再用塑料袋封紧,藏于冰箱冷冻库之中。

发鱼翅的方法相当固定,通常需要在宴客之前三天就开始准备。最好是选个晚餐之后碗盘洗净的时间,将六七片干鱼翅略微冲洗后,置入注满冷水的大锅内,让水淹盖过每一片干翅。锅取其大,是因为鱼翅浸泡一夜后会伸长变大变软。

次日早上,将那一大锅有腥味的冷水倒去,再注入大约七分满的冷水,并加进大约一汤匙的绍兴酒,以及数片姜。用大火把锅内的水烧煮到快要沸腾时,即改用文火,以免鱼翅因温度过高而卷缩起来,等水面冒泡即将滚开时,便可以关熄炉火,让鱼翅在紧盖着锅盖的热水中浸泡到水自然冷却。这便是第一次发鱼翅。其时间因季节而异,冬天约需两小时余,夏天则稍久。

待锅内水完全冷却后,打开锅盖,倒去大部分的水,再注入新鲜的水,仍保持七分满的水量。倒出去的水,尚有相当浓重的腥味,所以第二锅水中不妨酌量再加些酒和姜(煮过的姜,可以扔掉);然后再依第一次煮发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发鱼翅。如是者三次,才算煮发完毕。这三次发鱼翅,几乎耗费自晨至昏大半天的工夫,或许令人感到不耐烦;但文学艺术之经营,不也需时耗神费工夫的吗?如果你能以艺术之经营看待烹饪,则这半天的工夫就算不了什么了。我有一次偷懒,只发了两次鱼翅,结果炖烧出来的作品,腥气未能尽去,而且翅丝也颇嫌僵硬,可谓前功尽弃、因小失大!

事实上,现在每一个家庭的厨房里都有三个或四个瓦斯(或电气)炉头,为了节省时间,于煮发鱼翅之同时,不妨在另一个炉上用另一个大锅制作高汤。潮州鱼翅的高汤,主要的材料是一只鸡、一只猪脚与一段火腿。鸡,一定要用土鸡,唯不必太大;猪脚,可用前蹄,无须肉多;至于火腿,可取横切的一整段,务必将皮上及周围的杂质脏东西剔除干净,以免熬出来的汤带怪味。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潮州鱼翅(2)

通常熬煮肉汤,我总喜欢把各类肉在一大锅滚水中急速洗一次,以除去过浓的肉腥及杂质秽物。然后再放置清水,将鸡肉、猪脚和火腿先后置入锅中。由于三样材料都不切开,所以锅要相当大才能容纳得下。将水刚刚淹没三物的大锅在火炉上烧至水开;改为中火,倒入绍兴酒一汤匙半,洗净的整棵葱数根,及大片的姜数片。熬煮高汤,比较不需要费神注意。只要锅内的水烧开后,保持继续加热,而不至于滚腾,即可任由锅盖紧闭,放置于炉上,所以熬汤的时候,可以兼做一些不费时的家务,例如折叠烘干或晒干的衣物,甚至也可以拿一份报纸或一本闲书在靠近厨房处阅读;只要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