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我妈妈没在我一岁生日时露面,我爸爸企图说服我吃下整个蛋糕。从此我明白了,生活将会有更多残忍的事。”一分钟之后,就发现迈克?摩尔果然不是艺术家。电影的重点转为抨击通用汽车公司了,他家乡大部分人都在这个公司工作过,他不是赞美通用的供养,而是谴责它桎梏了人们的思想,抛弃了年迈的工人。

虽然体重严重超标,迈克?摩尔非常善于把自己打扮成个渺小的人:永远穿着宽大的夹克,戴棒球帽,爱吃垃圾食品,每一部电影都向家乡的劳苦大众致敬。他将自己定位为无产阶级代言人,对一切当权派心怀愤怒,他攻击国际劳工输入,枪械管理制度,医疗保障体系,美国总统布什,他用电影使他们显得滑稽,用搞笑抵抗沮丧,他甚至大声宣布:“在我们时代的意识领域内进行一场革命!”可一些记录片里没有的事实,使他像个狡猾的兜售反对的人。他不是工人阶级出身,他的父母能供养3个孩子上大学;他怎么就左派了,他与清教徒主旋律艺术家梅尔?吉普森是铁哥儿们;他还得到了奥斯卡的垂青,与评委会成员们一起,过着皇室一般的生活,却假装像切?格瓦拉一样思考。迈克?摩尔领袖般的疾呼引自诺曼?梅勒。恰好这位作家自称左翼保守派,又说过:“在经验与想像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这好象为迈克?摩尔“伪装叙述”的记录片风格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们总被相提并论。我想引用作家既是历史又是小说的著作《夜幕下的大军》最后一段:

兜售反对的人(2)

“她就是美国。昔日她曾美貌无双。如今她却长满天花。她怀着身孕,无人知道她是否偷了汉子。她身陷地牢,四周是无形的墙。只见她不断地憔悴下去。现在,可怕的分娩期到了。……可是会生产出什么来呢?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可怕的极权主义政权吗?或者她,能够产下一个属于新世界的婴儿,一个智勇双全、既刚强又多情的孩子来?快去开锁吧。上帝正在枷锁下痉挛着。快去开锁吧。把我们从灾祸中拯救出来。我们必然会走向那神秘的世界——不管是勇气,死亡,还是爱情的幻想,都将会把我们引向那儿,在那儿安睡。”

不知道是文字比影像更有力量,还是作家有着某种诚意,而电影导演仅仅为了反对而反对。迈克?摩尔的电影像个玩笑:他的国家真是荒谬的国家;诺曼?梅勒的描述却使人感觉,他的国家就像我的国家。

安吉丽娜的霸王条款

北京一份报纸有一著名记者,流传着他采访明星的段子:一见面他就问人家:早饭吃的什么?昨晚儿吃的什么?然后就转身回家写稿去了。助手很疑惑:明星什么都没说呀?著名记者答:她会说什么?全靠我来说。

最近“全靠我来说”也出现在美国一本杂志上——《Esquire》。封面人物是安吉丽娜?茱丽,“她用湛蓝的大眼睛专注地盯着我,栗色头发悬垂在瓷娃娃般的脸旁,她的嘴唇超自然,比我想得小多了……”之后貌似安吉丽娜?茱丽一言未发,通篇1/3篇幅抒发了作者见到女星的激动心情,1/3描写了她惊艳四座的宽衣解带过程(文章是为搭配全裸安吉丽娜以一块丝绸遮体的大片而写),1/3用上千个“9/11”证明半裸女明星与这一事件有必然联系:“这是一个9/11的故事,也是一个明星侧写,听上去有点奇怪,但重点在于,明星的言行与力量是后9/11时代美国人应对恐怖主义的集中体现,这其中没人比安吉丽娜?茱丽更有代表性了。”最后得出结论:“安吉丽娜?茱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女性,因为,她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女性。”虽然时尚杂志的所谓长篇独家明星访谈,都是利用喝咖啡的20分钟或者明星化装间隙聊出来的,但在众多的谄媚侧写中,这篇因为诡异的逻辑和极端的用词飘起长长的旗云,成为不可逾越的标杆。

但是几天后一份合同的曝光倒让人觉得错怪了《Esquire》。接受采访前,安吉丽娜?茱丽的律师向几家媒体发出一份格式合同,大致有三条:一,采访不得问任何私人问题,一旦违反,安吉丽娜?茱丽有权拂袖而去;二,采访内容仅限于宣传女明星的新电影《坚强的心》;三,访谈撰写不得有任何对安吉丽娜?茱丽的诽谤、贬损和微词。总而言之,如果你什么都不让她说,还赞美她,她就接受你的采访。《Esquire》是这些霸王条款最楚楚可怜的乙方,也是合同最忠诚的履行者。

安吉丽娜?茱丽也曾侃侃而谈过,却要快进到“茱皮恋”之前。“你觉得它们是真的吗?”她会笑着问记者:“我觉得很傻,但所有人都疑惑,可它们绝对是真的,百分百的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