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蠓�裢�纾�欣�诳�厥谐。�⑶倚虏�返目�⒂辛送骋徊街瑁�谠剂俗式稹�

吉利也希望借此机会使企业能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来组建运行,从而摆脱“老板工程”的阴影。

然而坊间流行的说法则是,吉利在历经一系列的资本逃离事件后,利用采购先交货后付款、销售先付款后发货所形成时间差占有资金也不是权宜之计,资金严重不足,成立股份公司的用意很大部分是为了上市筹钱。

不可否认,吉利的发展是一个整合民间资本的奇迹,尽管吉利对外并不愿透露其股权结构,但是事实已经证明,吉利单纯通过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来获得更多的资金是不可取的,毕竟民营资本的实力还是太弱,也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解决汽车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上市也许是最佳的途径。

当然,“老板工程”也从一个侧面影射出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资金的渴望,在缺乏政府扶持的同时,还遭遇到银行的冷遇。所以,“老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一种有效手段。

第三节 价格杀手

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吉利当时只能把经济型车当成它惟一的救命稻草。凭吉利的实力显然没法与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全面对抗,那么还不如先走一步占据他们最没有竞争力的低端市场。吉利清楚地知道,7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已成合资企业的禁区。因为以这样的价格水平,进入低端轿车市场已无意义。于是,吉利就把低价策略确定为进攻汽车市场的一根指南针,价格手段无形之中也成了其调剂市场的“杀手锏”。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国路吉利车(6)

2001年3月17日,吉利在京召开美日经济型轿车的推广会。吉利在会上就明确提出低价汽车的概念,“丰田佳美在日本售价只有13万元,而中国百姓的人均收入只有日本的1/4,那么中国经济型轿车的售价应该在4万~5万元才合理。我们就应该生产售价5万元左右、而品质跟丰田佳美一样的轿车。”吉利当时思考的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同国外相比,中国人吃的、穿的、用的,几乎没有一样东西比人家的贵,只有汽车是个例外,这个问题不仅值得反思,而且孕育着发展的机会,吉利相信能够造出价格合理的汽车。

不仅如此,吉利某高层还公开对其他汽车厂家进行了指责:“中国汽车的价格是畸形的,贵得出奇,一般的老百姓根本就难以承受,说什么汽车没有降价空间,实际上就是采取欺瞒手段,是很不道德的。” “都说吉利车的价格低,其实吉利车的价格并不低,是国有企业的汽车价格太高了,而吉利车是还原了汽车成本的本来面目。” 正因为如此,中国汽车行业的“八旗子弟”个个视吉利为洪水猛兽。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吉利在中国的汽车业形成了一拨又一拨冲击波,引发了国内同类车型的几次大规模降价。

2000年9月9日,吉利三缸JL6360标准型轿车跌破4万元大关,降为万元,与以前万元的销售价相比,降幅近20%,而吉利三缸JL6360经济型汽车的售价从万下降到万,这在当时绝对是中国轿车的最低价。吉利的这一举措,起了汽车市场的强烈“地震”。随后,吉利的竞争对手仍处于观望状态,只是象征性推出一些促销措施。长安奥拓和西安奥拓相继宣布推出“降价保险”,即买车后如果厂家再降价,就向消费者退款。

2001年5月21日,国家计委决定放开国产汽车的价格,由生产经营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灵活确定价格,参与市场竞争,吸引消费者,通过优胜劣汰加快国内汽车行业的结构调整。第二天,吉利就对其四个型号的三缸电喷轿车的价格进行调整:三缸电喷车JL6360E、HQ6360E的市场价由46;900元调至43;900元,JL6360E1普通型、HQ6360E1普通型市场价由47;900元调至44;900元,分别降低了3;000元,降价幅度近7%。而其名下的另外一个品牌美日汽车也出现了价格上的松动,MR6370A由65;800元调整为59;900元。

同年11月9日,吉利对三款吉利豪情三缸多点电喷轿车实行大幅度降价。原价万元的JL6360EIB款轿车降为为万元;原价万元的JL6360EIB款轿车下降到万元;原价万元的JL6360E款轿车调到最低价万元。12月19日,吉利美日也大幅降价,降幅高达4;400多元。这使得我国电喷轿车价格首次跌破4万元,进一步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