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在部队撤到句容县的时候,老班长被鬼子飞机炸弹的弹片划伤了右臂。伤口原本不大,他也没在意。

可没成想,这两天伤口闹腾了起来——整条右胳膊都肿得老粗,人也发了高烧,净说胡话。没法子,只好送到后边的卫生队去。

老班长一走,班长的官儿帽子自然就落到了他这个副班长的头上了。

任命很快就下来了。

萧剑扬一听到风声,立马儿就急眼了。

他跑进连部的掩蔽所,手里正在挖战壕的工兵锹都忘了搁下:

“报告连长!这班长俺可干不来!”

笔杆儿连长正用他的那杆黑自来水笔,在一个布面的小本子上写着什么,听他这么一嚷嚷,侧过脑袋问:

“为啥子干不了?”

“俺打小野惯了,长官叫我放枪没说的,让俺带着别人……俺干不来!”

笔杆儿连长套好笔帽,站起身来:

“现在连里老兵太少喽。你枪打得好,正好可以教教新来的嘛。”

他苦笑了一下,把黑自来水笔插进上衣口袋:

“仗打成这个样子,损失太大喽,有啥子办法?你看,我这个刚出军校就干连长的,不也得鼓到整一哈?”

【鼓到整一哈——四川方言,硬着头皮干,勉勉强强也得干。】

萧剑扬苦着个脸从连部出来,边走嘴里边小声嘟囔:

“俺这兔子多咱也驾不了辕呐……”

【兔子多咱也驾不了辕——东北谚语,兔子到什么时候也当不了能拉车的马。(多咱—什么时候)】

三四天过后,305团的野战工事修得勉勉强强像个样子了。

第五天下午,东面偏南的方向已经传来炮声。

第六天晌午前,抬着伤兵的担架陆续出现在阵地前——那是前沿的友邻部队301团、302团的弟兄。

第七天的清晨,一阵杂沓的声响,打断了萧剑扬班长吃早饭的兴致。

【对于南京保卫战战役进程中具体日期、时间的记录,现存关于南京保卫战的各种史料彼此之间不大一致。

本小说中的日期、时间,基本以现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陆军第五十一师卫戍南京战斗之经过》为准。

据该史料记载,12月4日下午5时,由土桥、索墅西犯之敌约500人,与51师淳化镇前进部队接触;同时由天王寺西犯之敌骑百余,后续步兵500余,则直趋湖熟,亦与该处警戒部队接触。】

(八)

这天依旧是个有老爷儿的早晨,只是冰冷的晨风中多了几丝不易察觉的烟气。

【老爷儿——东北方言,太阳。】

说起早饭,还是老一套,馒头、干菜。由于怕暴露阵地,不能生火,大家只能喝冷水。水壶里的水在夜里结了一层冰,喝的时候要使劲儿晃一晃。

忽然,从东面的远处,传来一种并不十分明显的声响。

萧剑扬立起身来,放下啃了一半的冷馒头,爬到掩体外面,把左耳贴在冰凉的地面上——没错,是马蹄声。

此时萧剑扬他们排,正奉命在营的前出阵地上警戒。

这前出阵地设在一个小土岗上,在营的主阵地前面大约500米的地方。说是土岗,其实不过是个小土包,比平地高不了多少。

他们二排奉命在这里构筑的是一个临时阵地。营长下达的命令是:

当敌人的攻击部队进入最有效的射程时,再开始射击。受敌压迫时应竭力抵抗,不得已时退归本来连队的主阵地,继续参加战斗。

这个前出阵地的作用,一方面是警戒,一方面是迫使敌人的攻击部队提早展开战斗队型,这样子可以迟滞敌人的进攻。

由于阵地是临时性的,加上时间仓促,因此工事构筑得比较简单,没有挖立射掩体,只挖了跪射的。堑壕也比较浅。

营里配属来的那挺二四式重机枪也没带过来,这样在后撤的时候比较利索。

不过,在这个阵地的伪装上,二排长倒是督促着弟兄们下了大力气。

他们把挖出的新土运到很远的地方倒掉,用地面上原有的旧土覆盖了整个阵地表面。然后又采来不少枯草枯枝,把掩体、堑壕都精心侍弄了一遍。

这时候,阵地前面派出去的两个步哨弯着腰一溜儿小跑地回来了,报告了敌情——来的果然是鬼子的骑兵。

很快,十几个高高的影子出现在了阵地的前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