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部分 (第1/4页)

陈规点头道:“相公说得是,我意也是如此。然宗宣抚以为,辽东之民既然如此,势必要夺地于女真,强抑之则失民心,万一女真或者契丹趁机引诱,恐生民变,故而望朝堂早定方略。”

”早定方略?”高强嗤了一声,举起那份书报道:“这份报上,只说与女真之间如何如何,一字不及与契丹交界处如何,什么方略,宗宣抚岂非早已为我定好了?“陈规见高强面色不善,忙笑道:“却也不尽然,既然生事者多以故土为女真所侵夺为词,那辽东与契丹交界处并未经兵火,流徙之民不多,况且国朝与契丹和议后,愿往来者皆听之,倘有愿回契丹故土者,辽东亦多纵放,以故无事。”

高强听他说得也有理,只索罢了。辽东之地虽偏,这事情却不能忽视,历史上大明朝便是亡于北患,倘若辽东兵连祸结几十年,隔着一道大海不易往来,这地方势必要成为大宋地无底洞,那可就糟糕之极了。

叹了口气,高强站起身来向陈规道:”吩咐参议司策谋房,以辽东向女真开战为题筹划方略,限五日呈进我观。”晦气啊,明明都想要退休回家了,又出这档子事!

第十四卷 三朝北盟 第三二章

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乃是做大事者的本分、故而虽说辽东即将生变,高强却照旧要回家去看师师待产,毕竟前一次错过了长子长恭的降生,已经是一大遗憾了,这一次可不容再错。

回到府中时已是申时末,时近深秋,汴梁的天黑的也早,家中早已点起了火烛。他一路不停,径直到了师师的房中,果然见李清照与其余数人尽在此间,七嘴八舌地围着师师说话,叫人立时想起”群雌粥粥”这句成语来,大叹古人诚不我欺。

众人见高强回来,便即由李清照引着向他厮见,高强虽说穿越了这些年,却也没养成许多规矩,挥挥手便罢,上前握着师师的手,笑道:“师师,今日可还安好么?”

师师还未回答,一旁右京便笑道:“衙内果真是着紧师师么?莫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当年欧阳修此文一出,汴梁纸贵,故而虽然是深闰女流,却也耳熟能详。

高强也不讳言,笑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妇人家辛苦远胜我等男儿,我着紧自家孩儿是真,着紧师师亦是真,哪里便不当了?”

即便是在现代,照样有许多男人只顾叫女人生娃,却不管她自身好坏,譬如那些有钱人包二奶,孩子自认,二奶不管,此等事每日价都能听闻。高强这番言语落在生于古时的众人耳中,真是无比新鲜,亦复叫人感动。

金莲便叹道:“真真衙内这副肚肠,菩萨也似,嘴巴更是调了蜜一般,叫我等女儿家如何受得?怪道几位姐妹花朵一样的人物,俱都着了他手脚,如今李姐姐亦是这般。”

李清照忽然听见扯到自己身上,措手不及,脸蛋立时就红了。她又与旁人不同,委实未着高强手脚,只是这些时日大家朝夕相对,李清照也不是对高强无情的人,心中岂无所感?本是心中有鬼,被金莲这么一说,顿时招架不住,起身便要走。

金芝一把扯住,笑道:“李姐姐且慢走,奴家有一事相求,万万允了再去。”

李清照挣了一把。当不得金芝亦有武艺在身,见挣不脱,只得嗔道:“哪有人家作妹妹的与姐姐这等说话的?快些说了,我允你便是。”原来李清照进门第二天,便将家中姬妾都召集起来,说明自己与蔡颖交情莫逆,本不忍夺了她高府正室之位,故而要众人权且呼为姐姐,并不许径呼大娘,以此众人都唤她作姐姐,哪里晓得作法自毙。

她为人既随和,又不以大娘自居,众妾见得便宜,便渐渐没上没下起来,也如对待高强一般,闲常都与李清照言笑不禁。偏生李清照又是个脸嫩的,又是生脸,这等人最是容易招人取笑,因此近来她倒成了众女开玩笑的对象。

金芝嘻嘻笑道:“如今满京里都说,姐姐是被衙内的才华打动,方才委身下嫁。听闻还有什么定情之词,当今官家亦要叫绝的,前日秦员外的娘子过府时,问起这词端的如何,我等惭愧之极,竟尔不知,委实不堪,因此今日趁着衙内亦在,要请姐姐将此中情事细细道来,免得旁人再要问起时,我姐妹无言以对,忒煞难堪。”

李清照方知还是与她取笑的,登即大羞。其实一般妇人家闲常说笑,都是说这些家长里短的八卦,惟独李清照是才女心性,想要保持足够的感性,就和这种路数格格不入了,况且说到她自己头上,更加禁不住。她挣了几下不脱,又不好发作,只得苦苦哀求。金芝见她脸都涨得通红,晓得差不多到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