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部分 (第1/4页)

具而授者。”

授田改为授牛?高强一脑门子的问号,心说在京城大家商议的好好的制度,怎么到了辽东就走样走得不成样子?当初陈规原本是说在辽东行两种制度地,结果不分汉民渤海还是契丹女真,统统都编成了百户千户,州县徒有虚名;这也罢了,现在这屯田又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了!

待听朱武细说,方知辽东自经大灾之后,田地荒芜,又有许多百姓等待授田,一时不及清丈,官中便以授牛代替授田,凡一户有两名男丁者便给三头牛,称为一具牛,盖因为经过计算,一具牛便可耕百亩田。因此在辽东的田亩黄册上,很多时候看到的不是某户有多少亩田。而是有几具牛。

“衙内,是这般田制,辽东自然不许私自买卖牛,百姓家中若是牛畜蕃息,周遭又无荒田可耕,等到官府要征赋税时,岂不是要多交?长此以往,小人恐怕家家都将杀牛以避赋税,是以小人敢断言,若是官中要买牛时,五万牛可一呼而集!”

高强目瞪口呆,当真是世界真奇妙,就在自己的手上,居然会出现这样的制度,这样的现象,庄户人家为了避免多交税,竟会杀掉多生出来的牛!经过朱武的解说之后,他也信了,这牛又不是拖拉机,可是自己会生的,田地若是不能增多,要多出来的牛何用?想卖都卖不掉啊!

当然这也是辽东与大宋本土之间的贸易不畅的缘故,若是世道太平的话,这些多出来的牛大可集中起来往南方销售,要知道在人多地少的大宋,畜牧业极不发达,牛的价值可着实不斐哩。

不过,这亦是后话了,高强暂且顾不来许多,当下便吩咐朱武依计施行,反正他在辽东三年之久,对于辽东的虚实了若指掌,可比自己这个以前一直都是从纸面上了解辽东的人强了不知多少,何处须运多少钱粮军资,亦都交由朱武去安排。

果然这条命令一下,百姓应者云集,大批的牛被赶着来到苏州关下,待得知官府只许一具牛中出售一牛时,竟多有人唉声叹气者。趁此机会,高强索性便下令免除了不许买卖牛畜的禁令,他是事先不知道,一旦了解这情形之后,便觉得这条禁令是多此一举了,照辽东这种情形,根本是个纯粹的卖方市场,只要规定赋税的征收标准不变,管他百姓卖不卖牛?卖多了没牛耕田的话,完不上税,倒霉的还不是他自己。

有朱武这条妙计,寒冬腊月运粮的难题算是解决了,然而若只是兵多粮足就能百战百胜的话,大宋朝早就可以一统天下了,何至于局促三百年?因此高强在旅顺口只停了三天,等到李孝忠部已经上船的消息传来,他便再也坐不住了,只带着数百牙兵和陈规等少数幕职官,便从旅顺口直跑到苏州关。

此处本是史文恭屯驻之地,现今史文恭赴汴京面圣,这苏州关便由花荣部将王伯龙驻扎,此人马贼出身,作战时骁勇异常,故而现已晋升万户,麾下大兵足有六千之众。

听说高宣抚到此,王伯龙亦是有资格了解辽东常胜军内幕者,自然懂得高强的分量,当下亲自下关恭迎,鞍前马后的不尽奉承。高强是不懂军事的,不过这关上城防曾经陈规亲手布置,对于这位写成了《守城录》流传后世的大才,高强自是一百个放心,因此这城防也不必看了,径直便问王伯龙:“我欲直往辽阳府去,将军可拨些官兵与我同行?”

王伯龙没口子的应承,若不是他守关职责在身,只怕要亲自请缨了。这王伯龙一面吩咐人备办马匹军器,一面向高强道:“相公容禀,这个多月来虽说不曾听说与女真蛮子交战,然而末将片刻不敢松懈,故而无法随侍相公北上辽阳。却好近日有一员将在这关下歇马,此人深通女真虚实,又极多才,正好着他陪伴相公。”

说话之间,一员将大步进得关城城楼,见了高强叉手道:“末将适要起行,不知相公到此,甲胄在身不得剪拂,相公恕罪则个。”

高强自不理这些古代的虚文,一笑而罢,见这员将果然英气勃勃。吐属亦较文雅。一问方知乃是花荣部将召和失,便是昔日曾随李应往上京去接应叶梦得使团,芹菜岭一役也立了不小的功劳。故而从一个千户升为大千户,统领五千户,部兵两千余人。——辽东这万户千户是根据百姓的户口来的,因此万户未必就有万兵,通常能备得起马匹军器,又有相当战斗力者始能从军,故而三十万户只得七万兵而已,其兵强悍处自不待言,虽女真亦大为忌惮。

高强一见这召和失便喜欢,此人一看就是有家教的,举止多有分寸。谈了几句后,方知召和失并无汉名,高强摇头道:“如今辽东纳土归南,我大宋文采极盛,你若无汉名,恐怕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