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拉雷绑在被老虎咬死的牛身上,等它来吃的时候一用力撕扯就会被炸伤,这时候就可以用枪去追着打它了。他懂得打各种猛兽的方法。

我说:“那现在我们为什么一只都没有见着它们?”他说:“野鸡会等在路上给你打,但那些大家伙一般不会让你看见它的,你要去找它们。”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九章 向西,去萨尔温江边(5)

后来看见了几块罂粟地,罂粟长得并不是很好,还有零星的白花开在其中,有一两个烟农在里面刮浆。也看见了一些旱谷田,已经收割过了。车子在下坡了,我感到身上越来越热,最后连外衣都有点穿不住了。

2�身后竟然装着成屋的鸦片

就这样,皮卡车突然从公路上一拐,开上了一条直冒黄灰的上坡土路,约两百米长的土路走完,我们到达了坐落在一块高起的平地上的勐冒县曼东区的区政府。这块平地其实就是把一个土山包的顶部尖头推掉后形成的,一片大大的粗糙的水泥地的两个方向上的边缘上是两排砖混石棉瓦的平房,一排较长,一排较短,形成一个不太规整的“7”字,有几十个房间的样子,在“7”字竖笔靠近横笔的地方伸出一个有凉亭性质的附件,它的作用大概类似于客厅,像是这里的门面,建得最好看。区长在这里接待了我们,让我们在这里喝茶嗑瓜子。

曼东区政府的两排平房

从这里放眼看出去,不远的山坡上有几家草盖或石棉瓦盖的民房。收眼回来看,亭子对面立着一对简易篮球架,篮板直接钉在两根竖着的圆木柱上。篮球场外面,平地的边缘上有几间砖砌的小猪圈,猪圈旁边有两个吊脚的笼子棚,里面各囚着一只小猴子,它们的可怜相很快就把几个人吸引了过去,在那里逗它们玩,年轻的警卫员们也跟了过去,边玩边充当不必要的警戒。

我们见到的几个区领导,从里到外,跟中国云南贫困山区那些朴拙的农民没有两样。有一个穿着中国制造的解放胶鞋的小个子男人,沉默着不发一言,右手上戴着手表,左手肘部以下的袖管空着。鲍三惹说,他是当年人民军的一名军人,以前过江去与缅甸政府军作战时丢了手臂,属二级伤残,现在他是区上粮食所的所长。区委书记现在不在,作战中他丢掉的是一条小腿,也属二级伤残。他们属于国家工作人员,除了拥有每月由国家统一供应的30斤粮食和30元人民币伙食费外,每月还有120元的残废津贴。鲍三惹说:“作战时期,前线所有的伤员都抬回到这里进行治疗。”在萨尔温江以西地区与缅甸政府军作战期间,人民军牺牲了3000多人,还有400多名重伤致残的军人。

据介绍,20世纪70年代前,勐冒县各区的机关房屋大致相同,均为简易茅草房,街道(集贸市场)为黄土路面。80年代后才有少量铁皮顶土木结构房屋出现。90年代初,发展较快的区开始兴建砖混结构楼房,曼东区就是其中之一。曼东区政府成立于1974年,区政府距县城新地方50公里,下辖8个乡,共有64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寨。区政府机关设于曼东寨,曼东寨历史上为干色部落所辖,部落武装头目昆俄带兵驻扎于此。1972年3月,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12旅6连解放了曼东。曼东区位于勐冒县的西部、萨尔温江东岸,西隔萨尔温江与缅甸政府控制区的莱莫山地区、当阳地区相望,地处从佤邦通往缅甸联邦内地的交通要冲,著名的萨尔温江柬马渡口是主要的水上通道,历来就是一个前沿重地。

我对他们的粮食情况很感兴趣,他们向我介绍了全县粮食系统的情况——

部落时期,各部落以独立的社会整体存在,部落内各行其是,不受外界的干预,故无任何官方的粮食征派。一些部落为应付人员往来及战争,由部落头人向农户征收极少的粮钱。另外也有农户自觉捐献钱粮以应付急需的情况,但一般情况下农户仅向本部落头人上缴相应的门户钱粮或大烟,其行为以赋税的方式出现。国家军队在此居住,所需粮食、军饷,均由当局驻军驮运至此,而不向当地农户征派。

第九章 向西,去萨尔温江边(6)

1972年缅共人民军解放新地方后,逐步统一了各部落的武装势力,建立了县、区、乡、村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巩固新生政权,驻军及机关工作人员迅速增加,所需粮食供不应求,为解决驻军及工作人员的粮食供给问题和预备战时所需,粮食的征收就成为了各级政府的重要问题。同年12月由当时的缅共北佤县政府组织征收公粮,初期仍无专门管理粮食的机构,仅在各级政府部门中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