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合适的投资产品。

睁开眼睛看世界,国内股票、海外股票、基金、回购、保险、房产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投资市场。我们有多少投资机会?我们有无限的机会,关键看我们如何选择。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三 教育理财与理财规划(1)

教育规划包括本人教育规划和子女教育规划两种,自我完善和教育后代都是人生重要的内容。因此,以实现教育规划为目的的教育理财作为理财规划的组成部分,与理财规划的其他内容一样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一种特殊的理财,教育理财首先与宏观因素密不可分。这些宏观因素是家庭收入风险,教育价格飚升,教育产业化加大就业难度,专业含金量随时间改变、投资与回报可能不成比例等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使几十年捧惯 “铁饭碗”、过惯“均贫富”日子的中国人,突然要面对 “下岗”这一陌生而严峻的形势。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社会贫富悬殊进一步扩大,一小部分人不用担心教育费用的支付,甚至不用发愁一辈子的开销;但是大部分人不仅要用不太宽裕的收入应付日常开支、买房置业、结婚生子、教育子女、退休养老,而且还要提防是否会失去这原本就不太宽裕的收入。然而,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经营不善使家庭收入面临风险,“下岗”的阴影时刻笼罩着人们的生活。

另一方面,教育的直接成本——学费飚升。公立学校向公办民助看齐,民办学校向高档化、贵族化发展,甚至义务教育也变着法儿改头换面地收钱。私立幼儿园3岁孩子一年的费用可以超过大学的在校学生;八十年代一本432页售价仅元的小说,现在的价格是20元,足足涨了14倍。剔除计划体制下的价格被放开和通货膨胀(实际上前几年还是通货紧缩)的因素,人为地哄抬价格还是主要原因。

始于九十年代中的教育产业化改革,宣扬自筹资金、自主办学改善教育条件的原则,赋予了学校自主乱收费的权力。从表面上看,自筹资金、自主办学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实际上国家必须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也一并卸下,结果是包括提供义务教育在内的学校都变成了没钱莫进来的“学店”。教育产业化使学校进行企业化经营,批量颁发学士、硕士学位。多一个学生,就多一份“人头费”,也就多一份效益。不以成绩而以收费为升学的依据,教育产业化生产了大量学士、硕士直接冲击就业市场,导致大学生、研究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工资待遇一降再降。学生入学之前掏钱之时,学校描绘的500强大公司的职位和多少位数的月薪,早已成为天方夜谭、痴人说梦,变得遥不可及。

此外,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今日所学并非一定能为明日所用,十年寒窗换来的专业知识,伴随着科技进步,含金量与时俱降。教育投资费用节节攀升,专业的生命周期却昙花一现,教育投资收益下降,投资回收周期延长,投资回报不成比例。凡此种种,说明目前宏观因素对教育理财存在着诸多不利的影响。

教育理财不仅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而其还与微观因素联系密切。就学时间、教育费用没有弹性,对孩子的资质需要花费多少无法预测,孩子的成绩学习水平决定父母开支,通货膨胀、教育投入的未来预期不确定等等……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接受教育,入学时间不能随意推迟,不能像买房,如果一时财力不够可以延后几年。我国《教育法》规定儿童从7岁开始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一般18岁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目前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就业的最低门槛,也是父母必须提供给孩子的基本教育。因此,教育理财没有时间弹性。

教育费用由学校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对任何学生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富裕与否而有所差异。教育产业化改革后,孩子读大学的最大障碍已不是高考的分数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财力。虽然学校也可能提供奖学金,但有限的名额使要求获得资助的学生根本指望不上。国家助学贷款可以救急,但仍要负担利息。总之,由于教育费用没有弹性,教育理财一定要尽早打算。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国的教育理念注重的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诲,主要从施教者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受教者的因素。然而,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虽然人人生而平等,但个人天资禀赋的差异却客观存在。并非望子成龙,孩子就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