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部分 (第1/4页)

贵妃不知前因后果,急忙让顺子出去打听。

当得知儿子干下的蠢事,她捂着脑袋,一阵阵犯晕。

这件事情其实一开始就错了。

那仗都已经结束多久了,便是查验不妥又能如何,有可能是看守不利,被人偷换,也可能有人心怀叵测,暗中调换之后再借机暗害。

若是运作妥当,还可以把事情落在那小的头上,只要把事情做实,再安排两个御史在朝堂一闹,便是官家有心袒护,也是不能了。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东西烧了个七零八落,人却被逮了个正着,最要命的是,还是个活口。

贵妃咬着一口银牙,吩咐道:“给我更衣。”

烟霞拿了熏在香笼上的穿花百蝶千褶裙,贵妃斜她一眼,道:“拿身最素的过来,我要脱簪请罪。”

烟霞惊了下,也不敢言语,转身去翻箱笼。

贵妃坐在梳妆镜旁,将头上的钗环全部卸下,余光见到烟霞拿着的月白色净面袄裙,忽的想起她才与皇帝初次见面的情景。

她当时就是穿着一身洗的几乎褪到全白了的衣衫。

“就要这个吧,”贵妃拍板。

烟霞迟疑,道:“娘娘,这料子太薄了。”

单薄的细布,此时这天,只怕一出门就被打透了。

贵妃已脱了绷着紫貂绒的小袄,展开手臂。

烟霞没法子,只好把衣裳给她套上。

烟翠拿着梳篦,将她满头青丝疏通,以一根同色的发带绑住发尾,打了个玲珑的同心结。

贵妃套好素面绣鞋,一步步往福宁宫行去。

崔硒安坐茶楼后面的小院,静等消息。

阿七入幽灵一晃出现,将消息递来。

崔硒看过,冷冷一笑,道:“跟韩大人说,这事到此为止吧。”

阿七点头出门。

张掌柜诧异,“主子,这就这么过去了?”

崔硒将纸条随手递给他。

张掌柜看完,诧异的道:“皇帝竟然歇在芳菲阁?”

崔硒道:“咱们这位官家最是念情,大皇子这事大约最后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与其让官家下令惩处,不如把这事悬着,待到官家脑子清醒了,这事便会成为一根让他疼痛不已的利刺。”

张掌柜将纸条凑到灯烛边点燃,问他,“那殿下那边”

“只能继续病着了,”崔硒起身,道:“把这事透去三皇子那边,让他知道官家如今已厌了大皇子,他的机会来了。”

第六百六十三章 寇五娘(月票加更!)

第二天朝会,闹得不成的纵火案在众人的默契里,无声无息的完结了。

那位叫嚣着不要官位的御史在开春之后去徐州任职。

虽说是平调,但他从只能打嘴仗的虚职,转成掌管地方的实缺。

朝中之人眼睛雪亮,哪会不知这是暗升,是皇帝变相的弥补。

随着御史的离任,朝中人员在平缓中变动起来。

先是贾家父子离开户部和兵部,转成挂个名头的虚职,没出半月,路行远由参知政事调往襄州,至于与路家、安家交好的几家,也在稍后的一段时间里陆续被架空。

大皇子倒是没有动,只是虽还在中书省,可跟前得用的都成了挂名,做事起来难免掣肘不断。

大皇子心里郁郁,却因贵妃再三叮嘱,不得不收敛起脾性,低头做人。

很快便到三月初三,上巳日。

春花烂漫,满城飘香。

皇帝与明媚的水边宴请群臣,以做春日拔楔之礼。

困了一冬的小娘子们也在这一日脱掉厚重的冬衣,着上鲜艳明丽的袄裙,三五搭伴的出城踏青,各世家贵胄的女眷碍于身份,不好随意抛头,便会在水畔组织各式花宴,广邀闺中密友,结帐搭幔,品酒游戏,更加热闹

宽敞的河道里,大小客船来往不断,久居京都的本地人闻听远处传来的燕语莺声,多是会心一笑。

而远道而来的客人,尤其是女客,则会忍不住嗟叹羡慕。

一艘平平无奇的平地乌篷船里,小丫头巴在船尾,好奇的往远处看去。

帐幔高高挑起,看不见里面的情景,不时爆发出来的悦耳娇笑,更让人无限好奇。

小丫头扭了头问:“姑娘,你说她们在里面干嘛呢?怎么会那么高兴?”

她在寇家呆的这些日子,可从来没听过谁笑得那么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