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教语言时,通俗易懂的诗最易于记忆,所以我总是先教些诗歌,使儿子熟悉这种语言的感觉。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东西后,我就要求儿子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一旦教哪种语言,我平时就用这种语言跟他交谈。儿子若是遇上不会表达的地方,用德语跟我说话,我就不理会他,逼他自己想出表达的办法来。同时我还要求他看所学语言的书籍,因为要学好一种语言的最好办法就是看懂该种语言的书,任何语言最精华的部分都在书里。遇上不懂的单词时,我就让他自己去查辞典。由于开始儿子只学了一些常见的单词,因此频繁地查辞典,后来查辞典的次数越来越少,就表明他已经掌握那种语言了。

此外,我还鼓励儿子与外国孩子通信,起初是和一些外国朋友的孩子,后来范围渐渐扩大到学习希腊语时,他开始给一个希腊孩子写信,不久,从希腊就来了回信,儿子高兴极了。从此,他对希腊很感兴趣,便读了许多有关希腊的书。接着他又和意大利、英国的孩子通信了。他对这些国家也很感兴趣,还兴致勃勃地研究起他们的地理和风俗习惯。就在通信的一来一往中,儿子的外国语长进了不少。

3、 用不同的语言去读同一个故事

读过一遍小说,就不想再看了,而儿子却乐意反复多次地听相同的一个故事。我抓住这一秘诀,在教外国语时,让儿子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去读同一个故事。比如在读安徒生童话时,既让他用德语读,又让他用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读。这一方法行之有效,儿子将各种语言融会贯通,学习起来又轻松又快捷。

4、 弄清词源

要学好外语,弄清词源是很有益的。为此,我让儿子从小就这样做,并做了好几本笔记。比如为了记住某一个拉丁语单词时,我总让儿子去调查由此产生出了哪些现代词,并把结果记在笔记本上。这样,他既学会了那个拉丁语单词,又记住了由此派生的现代词,对语言发展变化的规律也有了直观的认识,可谓一举多得。

5、 最有效的办法是各种游戏

我要在这里再次提醒父母们,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关键在于是否运用了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学习中与孩子做各种游戏。

在儿子刚学会说英语时,我就把“您早”这句话用13国语言教他,儿子很快就学会了。而且学习方法也很有趣,每天早起,我让儿子对着代表13个国家的13个玩具娃娃,用各国的语言说“您早”。根据孩子爱玩、好动的特点,我和他利用语言做各种游戏,比如讲故事、说歌谣、猜谜语、比赛组词造句、编动作说谚语、编故事等等。如此生动地学习,卡尔怎么会学不好呢?

抓住儿子模仿我用笔时教他写字

在用写有字母的小木板和做游戏的方式教会儿子拼音后,我又开始教他拼写。由于孩子什么都要模仿大人,当儿子也模仿我要用笔时,我便抓住这一机会,教他写字。

卡尔第一次表现出想学写字的欲望时只有三岁多一些。

有一天,我正在书房里写一份关于教区工作的报告,突然感觉到一向属于我私人的这个房间里多了另一个人的呼吸。

转过身一看,原来是卡尔。

当时我感到很奇怪,平时活蹦乱跳的卡尔今天怎么无声无息地跑到书房里来了呢?他背对着我,趴在一张小凳子上专心地摆弄着什么。

我悄悄地从椅子上起身,蹑手蹑脚地走到他的身后。

小家伙的行为让我既吃惊又兴奋,原来,他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棍在一张废纸上“写字”!见到这样的情景,我便问他:“卡尔,你想学写字吗?”

“当然想啦!”卡尔回答道。

“那为什么不告诉爸爸呢?我会教你的。”我说道。

说着,我便给了卡尔一支木炭笔,并教他写自己的名字。

开始时,卡尔显得笨手笨脚,根本无法正确握笔,也不能写好笔画。但在我一次一次地仔细讲解和鼓励后,他终于能够歪歪斜斜地写出自己的名字了。

等到他自己认为已经写得不错的时候,便立刻拿着几张写有名字的纸去找他的母亲。母亲看后大为吃惊。

虽然写得不太好,母亲还是大大地赞扬了他一番:“真不得了,我们的卡尔会写字了。”听到母亲的赞扬,卡尔学习写字的精神就更足了。他开始拼命地练习起来。

那几天,卡尔学习写字的情绪很高,成天嚷着要我教他更多的字,并要求我给他钢笔。他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用的是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