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我们吵了好几分钟,酒店服务员在一旁很有耐心地等着,最后我说:“要么住一间,要么你自己付钱住一间。如果你不喜欢这样,那我很遗憾,但只有这两个办法。”

后来我发现,那是我犯过的最大的错误。晚上我们跟客户在外面吃过晚饭,回到房间里之后,她就开始跟我冷战。她一晚上只干一件事:她给自己买了几盒糖,然后在这几个小时 里,她慢慢地、不慌不忙地把糖摇出来一点一点地嚼着。摇,摇,摇。嚼,嚼,嚼。停一会儿。接着摇,摇,摇。这简直是用糖在给我上刑。我心想,我发誓,以后出差再也不跟 人合住了。我的确再也没有这么做过。

那一回贝蒂娜是对的。不管我们多么需要省钱,也没有理由在枯燥单调的出差旅途中,让两个没什么私交的成年人住在同一间房里。但在很多其他事情上,贝蒂娜也正是那种喜欢 找茬儿生事的员工,而且她好像觉得这样好玩。我的团队里都是性格直率、A型人格的成员,而她是嗓门最大、最让人讨厌的。在她的眼中,每件事都是对她的人身攻击,每个人都 想跟她过不去。

可能贝蒂娜是这种人格类型的一个极端例子,但在任何一个单位里,你几乎都能看到像她这样喜欢惹是生非的人。怎么应付这种人呢?怎样尽量减少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呢?怎样 防止同事之间产生冲突呢?

我在《女士》杂志工作期间正面对着这些问题。在我第二章讲的“下属造反”事件之后,《女士》的出版人帕特·卡宾请来一个叫玛格丽特·亨宁的商业顾问,让她帮助我们的团 队重新回到正轨。

玛格丽特是西蒙斯学院的一位系主任,她后来跟人合写了一本叫做《女性经理人》的书,她对人有着敏锐的感觉。她找时间跟我们部门的每一个人都谈了话,然后请我去见她,要 跟我谈谈她了解到的情况,看看可以如何加以改进。我们去了附近一家餐馆,刚一坐下,玛格丽特就直奔主题。她靠过来盯着我的眼睛,说:“不错,贝蒂娜是个泼妇。你打算怎 么办?”

我吃惊地看着她。我身陷办公室危机,以至于看不清问题所在——我曾经想,真正的问题是不是出在我身上。但突然之间我就意识到,玛格丽特已经抓住了问题的核心:贝蒂娜的 确是个不好惹的人。我该怎么办?贝蒂娜就是贝蒂娜,我当然没法改变她。这时候我学会了人事管理的第一条重要法则,下一节我将重点讲述。

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在《女士》工作的第一年,我犯了一个错误:我用自己希望被别人对待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我从来不愿意花时间跟人客气两句,总是单刀直入。如果我觉得有些想法得让别人知道 ,那我就直接告诉他们,在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时,我也并不鼓励大家在一个问题上纠缠。我公事公办——有人可能会说这样很愚蠢。 。 想看书来

第三章良师(2)

因为我喜欢别人也这样管理我,所以我觉得这种方法适用于每个人。但我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人们对同一件事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一开始我很沮丧,因 为我不明白别人为什么对我的管理做出那样的反应。我希望改变他们,因为我相信自己的管理方式是最合理的。但不久之后,我明白了一点:自己做一点小小的改变,比所有人都 为我一个人改变要容易、也更有效。毕竟,最终目的不是要强迫大家接受我的管理方式,而是要激发出每个人的最大潜力。当我把重心转移到这上面的时候,冲突就缓和了。

即便到了多年以后的今天,在担任了许多职位之后,我仍然记着这一条法则。作为赫斯特杂志公司的总裁,我拥有的是商业和市场类型的思维方式,而我每天面对的则是创造型的 思维方式。如果我用对待营销和财务主管的方式来对待杂志编辑,他们肯定会觉得我是在说外语。所以,我尽量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封面的选择、某一期中他们最喜欢的文 章、他们是不是在做哪本书、网站流量等等。当然我们也会讨论杂志相关的数据,比如零售和订阅反馈或者照片成本,以及他们的预算是否充足,但我不能总是用生意头脑来做事 。

《时尚芭莎》的出版人瓦莱丽·萨朗比耶在即将卸任《今日美国》的合作出版人的时候,也碰到了类似的事情。她经常半夜才下班,那时候电子邮件尚未普及,所以下班前她会走 到各个工位前,在同事们的电脑屏幕上贴上黄色便笺。结果这些便笺成了办公室里的笑谈——大家开始管它们叫“黄色讨厌鬼”,因为他们讨厌一大早走进办公室就发现电脑屏幕 上贴了几十张便笺,上面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