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解妈妈心软、容易妥协这一特点,所以,当恳求起不起效果时,他们往往就会用哭闹、威胁、讲条件等手段让妈妈妥协。

我们都知道,家长这种无原则妥协的教育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孩子的规则意识减弱。我们还知道,这些入学不久的孩子刚刚接触到学样的校规样纪。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这样想象一下,如果孩子经常不拿家庭中的那些规定不当一回事,他会拿校规校纪当回事吗?将来他会拿学校的法律当回事吗?

每位家长都知道,一二年级对于孩子的整个人生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始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孩子的没有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也许他的整个人生都将毁于这个阶段。所以,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妈妈在教育这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时坚持原则,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正确的规则意识。

那么,具体来讲,面对这些花招繁多的一二年级孩子,妈妈们应该如何才能做到坚持原则呢?

一位家长这样总结经验:

在教育我8岁女儿的过程中,我不向她妥协的最好办法就是——时刻把规则放在首位。

一次,女儿没有写完作业就想睡觉。我能看得出,她故意打着哈欠,然后用恳求的语气对我说:“妈妈,我真的好困呀,就这一次好不好,作业明天早上我会写完的。”

说实话,我的心确实有些软了,但我并没有为孩子的可怜相所动,我这样问她:“我们的规定是怎么说的呀?”

“可以我真的很困,难道你想困死我吗?”我知道,女儿改变“战术”了,她在威胁我。

我继续问女儿:“我只想知道,我们的规定是如何说的。”

看我铁石心肠,女儿使出了“绝招”,她边哭边说:“这个规定不公平,我已经特别困了,我只想睡觉……”

“我们的规定是如何说的?”我仍然用平静的语气问她。

女儿知道,继续纠缠下去我也不会妥协,所以她边擦眼泪边说:“我去写作业了。”

三、母亲教育——给孩子最科学的爱(5)

对于这些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并不是不懂事。他们只是想向那些约束他们的规则挑战。他们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细心的观察家,他们很轻易地就会得到“妈妈心软”这一讯息,所以,他们总是想找机会使妈妈妥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妈妈真的妥协了,那妈妈就等于中了孩子的计谋了,从此孩子很在可能就会不拿家庭的规定当成一回事,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地变着花招使妈妈妥协了。

就像上述案例中那个孩子,如果妈妈真的因为她的恳求和眼泪动心,那“没写完作业就去睡觉”这种坏习惯很容易就会因此而在这个孩子身上生根、发芽。不仅如此,今后家长为这个孩子所制订的那些规定,都将会成为一纸空文。

上述案例中这位妈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防止自己向孩子妥协的好方法。当孩子有意不按规则去做时,引导孩子说出规则,实际上就是让孩子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从而促使他们出现合作行为。

所以由此可见,当你的孩子想打破规则时,家长无须动怒,也不要向孩子妥协,只要用平静的语气引导孩子说出规则,孩子一般就会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在与家长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母亲常常用“下不为例”来教育孩子。但我要告诉母亲们的是,一旦有一次“下不为例”出现,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孩子就会期待有无数次的“下不为例”,而且他们往往还会非常努力地引导妈妈说出“下不为例”。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母亲们一定要坚持原因,一次也不要向孩子妥协。

一次,在给一年级孩子的家长开家长会时,一位母亲这样说:“不向孩子妥协,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难了。”这位家长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规则规定,不做完作业就不允许睡觉。但到了午夜12点,如果孩子还是没有写完作业,家长该怎么办呀?”

对于心软的母亲来说,这的确是个难题,这么晚了孩子还在写作业,第二天上课时肯定会没有精神;但如果妈妈就此放弃了原则,孩子为了不写作业,很有可能就会常常故意拖延时间,赢得妈妈的同情,以使妈妈再次放弃原则。

面对这一难题,一位母亲是这样做的:

从女儿上一年级开始,我就很明白地跟她说明白了,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我们不会催促她写作业。

一次,女儿因为贪玩,到了睡觉的时间才想起作业还没有做。看着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