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就在孙吴与曹魏相争不下时,诸葛乔突然自上庸引军北上,直奔宛城。曹魏宛城太守夏候威迎击,首战失利,其后闭关自守,诸葛乔纵兵攻击宛城附近的城池,尽皆归附,宛城变成一座孤城。

这时,有人来报,说是曹魏有人来见。

我此时还在北疆,没想到他们居然找来这里,于是决定传见。

想不到来人却是孙资。孙资其人,在历史上很了不起。他表字彦龙,是汉未太原郡中都(平遥)人。三岁丧双亲,由兄嫂扶养成人。长成后入太学,得同郡王允赏识其博学多地和,举荐为县令。后兄为人害,刺杀仇人后携家眷避居他乡。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好友贾逵为曹操谋士,招引推举遂效力其帐下。在曹操的手下,他立下不少功劳,被曹丕封为中书令,曹睿继位,更是以他为侍中,主掌朝中大事,极为信任。在曹魏后期,他把持朝政达二十余年,司马当政,他却安然身退,未受任何波及,也算是个能人了。

我很奇怪这个人来我这里做什么。

“叫他过来。不,等等,把朕那头母牛牵出来,朕去挤级,把他叫到草场上来。”那头母牛,正是小迷糊的,此时小迷糊已跟在我的身边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和这个孩子投缘,所以把他带在职身边了。

廖立有些哭笑不得,却猜想我是故意给孙资一个难看,当下去了。

这头母牛,才生了小牛不久,奶水量足质好,除了喂小牛,剩下的够我喝了。我低头在母牛身子底下,用手挤奶,下手要轻,要柔,当然最好还要喝安慰奶牛的歌曲,母牛心情放松了,奶水才流得多,流得快。我不会,还好小迷糊会唱,把奶牛唱的安安定定的。廖立认为小迷糊是鲜卑人,但我认为他是汉人。对于汉人,我的认定一句是极为宽泛的,甚至我觉得,哪怕流得不是汉人地血,只要认同汉人,就可以说自己是汉人。其实是什么人很重要么?都是我的百姓,这就足够了,内部还分那么清做什么?当然很多人不认可,觉得汉人就是汉人,胡人就是胡人,非我族类,其必必异。说不了三句话,把几百年前的血债全挖出来了,恨不得把对方赶尽杀绝。对于这种分不清轻重的,我只报之一声冷笑。

这活儿我学会了时间不长,但是有意思,有机会当个牧民也挺好地,空气清新。阳不我明媚,草野平铺,奶香四溢。旁边还牧童的歌声陪伴,小迷糊唱得居然还是情歌:“一天没见我叫,你觉得碗重了吗?三天没见我啊,你当成一年了吗?十六岁的姑娘唱歌,她地歌声最动听,六十岁地奶奶挤奶,她地手指最轻盈。”我被这孩子逗得大笑,抬手对着他的脸就是一挤:“敢说我是六十岁的奶奶。看箭。”巴特被我挤了一脸的奶汁子,早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越不把我当皇帝我越开心,在脸上抹了一把,就擦在我的脸上。我大笑着坐在地上。喘道:“别闹别闹,把奶桶弄倒了,咱就白挤了。”全不顾是自己先闹的。

我在很多时候。连我身边地人都说我不象个皇帝。我很奇怪,难道当皇帝一定要板着面孔象父亲那样喜怒都不让人发现么?父亲在自家兄弟面前也是言笑自若地。不过。我身边亲近的人都习惯我这个样子了,见我屡教不改,也就失去了耐心,任我而为了。现在,除了自幼养成的规矩,在孔明先生面前会老老实实的坐着,不肯轻易一动。就算腰酸背痛也不敢有所表露之外,就算是当着以严肃著称的刘巴,我也会边听他的汇报边很没样子的扭肩摇头,舒解疲劳。眼下,我尽量把每天看奏章减少到五万字之内,而且先让下面写出李略出来,好节约时间,但是还是有不少的东西要我亲自来决定。当皇帝虽然可以放手很多事情,执着于细节,但是决策这个事也不是容易了,一但决策失误,造成地损失就不是一点半点。我可以拿好多事情来胡闹,却不敢对政事有任何的分心,在很多时候我的胡闹都是对这种压力的一种发泄罢了。没办法,谁让我想成就大事呢?每种人生都是自己选地,走什么样的道路,就有什么样的代价。为了眼下地这些胜利,累死了都值,何况我还远远累不死呢?

身后脚步响起,那是孙资在廖立的引导下过来了。

“孙资参见季汉皇帝陛下。”孙资五十来岁地样子,清瘦清瘦的,身着全身的朝服,被引到太阳下站好了。

我假做没听见不理他,继续挤奶。巴特吓坏了,老老实实站到了一边,被我一把拉住,便颤颤惊惊的待在那儿。这孩子,还是胆小。他应该和我好好玩一会儿,反正我们在黄罗伞下,又穿得不多,热不着,让孙资在太阳下多站一会儿,让他出出汗也好啊。

孙资见我象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