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且说段红玉败国关,落下帅府。段洪看见女儿喘息不定,就猜测几分不好,连忙问:“女儿收兵回来,胜败如何?”小姐见了父亲,只得将战败原由一一禀知。段洪闻言吃了一惊,仰天长叹曰:“此乃天命,原有归,非可强也。”说罢,闷沉沉坐下无言。小姐说:“爹爹啊,女儿今日虽然败了一阵,如今还要商议一个万全计策,以退宋师,方为正理,爹爹不可以一败灰心。”段洪闻言说:“女儿之言有理。”即问众将军有何良策,以退大宋之师。原来段洪手下还有十余员将,并无人答应。段洪怒曰:“你等皆是一国臣子,今日兵临境界,众人并无一策一言,倘若城破之日,难道你等独生么?”段小姐说:“爹爹放心,不要烦恼,孩儿蒙师父一件妙法,名挪营绝虎计。若使这一桩法力施出来,休说狄青几员宋将,若是有道术的人,不是高强,难逃性命。师父有言在先,再三吩咐,叫我不可轻易施为。但今犹恐城破家亡,危于旦夕,不得已要用此绝计耳。”段洪闻言大悦,说:“我儿,你既有如此手段之妙,何不早说出来?今日为父尽把帅令交付于你,手下兵将任凭你差遣,如有不遵者,即时斩首!”

段小姐听了说:“爹爹,此法将兵不用过多,只须一员大将领五百兵丁,可以因得住宋兵百万。此地离关十五里之遥有一岭,名曰黑风岭,高接云霄,岭下四面无处可上,只有一条万丈洞在于西,倘若山水发流,赛过汪洋大海,用船可波上山。如今秋尽冬初,涧水低下,纵有船不能渡。瞭望下来,高低相隔有万千丈。涧边有山拗,可容一人一马行走,故女儿只用一员将、五百军兵可守了。将兵不用战斗,只要往来巡查。女儿今夜仗着师父法力,将大宋营寨连人马移至此岭,只须待他粮尽,将兵都要饿死了。如若要脱此难,除非俱会腾云驾雾,纵有救兵到来,也难救出的。”段洪听了女儿之言,喜盈于色,说:“我儿才智过人,为父不及也。我今日父女忠诚保主,虽然伤害了多人,但忠于君国,却是不妨。”今日天色已晚,各将士用了夜膳。

是晚,段洪将帅印、令旗交与女儿。小姐坐了帅帐,拔令一枝,差哥哥段龙带兵二十名悄悄出关,打探宋营;夜深了,人声寂静,前来报知。又差段虎领兵五百暗暗出关,往西涧边山坳把守,不许放出宋兵一人;须要往来紧紧巡查;宋兵一知此处有路,必然舍命杀出,然谅他一马之险路,杀出却也费力。如违将令,定按军法,决不姑宽。二人领令,分头去讫。时交初鼓,父女谈论宋将之能,狄青善于用兵。段洪又说:“女儿,此关无你一人善于法术,徒以兵力交攻,此关破之久矣。大宋狄青果然名不虚传也。”

谈一会,时交三鼓,段龙回报宋营中已静了,必然众将安息。小姐闻报,即吩咐左右摆开香案,小姐上前拈香跪下,祷告一番。礼毕起来,技发仗剑在手,念动咒语真言,烧了符章,喷了四方法水。忽闻狂风大作,走石飞沙,满山落叶呼呼响亮,又似走马飞奔一般。不知此术如何厉害,宋营中大小三军如何落难,且看下回,便知分解。

第八回 困高山家将惊惶 越险地刘张讨战

诗曰:

驱邪作法女英雄,峻岭高山困宋戎。

越险刘张求取救,勤劳王室见精忠。

再言段红玉是夜三更时候出关,对着宋营仗剑施法,忽然半空中犹如天翻地覆,山中木叶尽落,狂风大作,走石飞砂。原来段红玉烧了灵符,念动真言,就有那山精野怪到来候旨,趁着大风势力,不一时将一座宋营与十五万兵丁将士一齐搬运至两峡高山,轻轻放下。是夜,宋营中大小三军将士耳边只闻狂风呼呼响亮,开不得眼,不觉身体浮浮荡荡,身不由主。不一会就不觉五鼓了,直至黎明,这狂风方止。大众二目睁开细看:四围是一座万丈高山,不知何故,这座营盘称至此处了。大小三军将士见了胆战心惊,魂飞魄散;狄元帅见此光景,也觉惊骇,只不敢说出惊慌之言。此时众兵丁人人慌乱之际,喊声大振,多说:“不好了!我们被灾风乱吹到此,只怕有死无生了!”元帅一见三军慌张,大振喧哗,连忙出令禁止说:“你等不用惊慌,昨晚吹此狂风,乃是南蛮女将施的邪术,移我营盘至此。待等一息,本帅命人探路,自然可出此山。若再喧嚷惑乱军心,一同斩首!”一声令下,大小军兵俱不敢喧哗。

当下狄元帅细看:此山一望无涯,不知有多少宽广,但见云雾漫空,连天接引,亦不知何地何山。细想:“山洞之中,山势高耸,无路可上,定然有路可通的,不如命人前去探路。”想罢,传令三军,且下了连营,不许妄动。令一下,众军兵在山洞中拣下不受风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