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5页)

汪藻

(1079…1154),字彦章,德兴(今江西波阳)人。徽宗崇宁中进士,高宗朝累官中书舍人,迁兵部侍郎。后知湖州、徽州、宣州。藻博极群书,老不释卷。〃工俪语,所为制词,人多传诵〃。有《浮溪集》。《'左〃弓〃右〃疆〃的右边'村丛书》收浮溪词三首,题婺源汪藻撰。

*诉衷情*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有,

宿醉困流霞。

夜来小雨新霁,

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

分付杨花。

【注解】:

1。流霞:泛指美酒。

2。赊:空阔意。

【赏析】:

这首词写远别回乡的喜悦心情。上片叙述即将想回到家中,难抑兴怀,把盏欢饮,然后将眼前的景象:小雨初霁、双燕飞舞,也都融入了词人的满怀喜悦。下片的短句连结造成较快的节奏,反映出一路的欢快与轻松。全词清新和雅,语淡情深,为送春词开了一个新的意境。

万俟咏

号雅言,自号大梁词隐。四川崇宁人。善词,充任大晟府乐制撰。与晁次膺按月律进词。著有《大声集》,周美成为之作序。今不传。现经赵万里所辑,得词仅二十七首。黄山谷称赞万俟咏为一代词人。王灼记雅言行实云:〃万俟咏雅言,元'礻右'诗赋科老手也。〃

*长相思*

万俟咏

短长亭,古今情。

楼外凉蟾一晕生。

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

几叶秋声和雁声,

行人不要听。

【注解】:

1。短长亭:古代官道旁供旅客休息的长亭与短亭。

2。凉蟾:即秋月。

【赏析】:

这首词写羁旅情思。词人在雨后望见短长亭而顿生离愁,秋声、秋雁、暮山,都蒙上了一层凄苦。全词构思巧妙,感情惋恻,语言平和。

*昭君怨*

万俟咏

春到南楼雪尽,

惊动灯期花信。

小雨一番寒,

倚栏干。

莫把栏干频倚,

一望几重烟水。

何处是京华?

暮云遮。

【注解】:

1。灯期:指元宵灯节期间。

2。花信:指群花开放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词是描述闺中人春日怨情,也是作者借以自况之作。上片写春候,下片抒怨情,明写春信,暗抒怨情。春雪虽尽,春雨犹寒,花信已传,人事未动,所以倚栏悄然。而“怨”从“莫把”一语传出。倚栏一望,烟水重重,伊人何在?暮云霭霭,京华被遮,不言怨而怨自深。含蓄蕴藉,委曲细腻。

*菩萨蛮*

陈克

绿芜墙绕青苔院,

中庭日淡芭蕉卷。

蝴蝶上阶飞,

风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

宝'上“秋”下“瓦”'杨花转。

几度簸钱声,

绿宝春梦轻。

【注解】:

1。'上“秋”下“瓦”'(zhou4):井壁。

2。簸钱:掷钱为戏。

【赏析】:

这首词写春日闲适的情趣。前六句描绘了青苔满院,中庭日淡,芭蕉犹卷,蝴蝶飞舞,风帘自垂,燕语双双,杨花点点,烘托了四周环境的寂静,随后在词末点出春睡之人。从而使前文的描绘更为空灵。全词用笔轻灵,造境清幽,为历来推赏的小词。

陈克

字子高,临海(属浙江)人,自号赤城居士,宋高宗绍兴中为勅令所删定官,自号赤诚居士,侨居金陵。有《天台集》。其词集名《赤诚集》,有《'左〃弓〃右〃疆〃的右边'村丛书》本。他的词极工丽,仿《花间集》,颇能得其神韵。

*相风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

过扬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