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 (第1/4页)

回到尚书宅;沈瑞先回九如居换了家常衣裳;并没有直接叫晚饭;而是先去正房。

大老爷也在;与大太太之前不知在说什么;夫妻两个面sè都有些沉重。

沈瑞先给二人请了安;随即说了明rì想要去沈瑛家探望五房长辈之事。

徐氏在心里算了算rì子;点头道:“二哥也有些rì子没过去;是当过去请个安。”又道:“你鸿大叔、鸿大婶子是头一年在京城过冬;怕是受不得这边的寒;福姐年纪又幼小;正好这几rì家里收拾皮子;我叫人挑几块出来;明rì二哥带过去。”

沈瑞应了;就听大老爷道:“打发人去瑛哥那里一趟;将拜会的时间改成下午……王伯安回京了;身子不大好;你当先去那边问疾。”

倒不是王守仁这个老师当排在前面;而是探病避讳下午过去;多在中午之

王守仁如今是刑部主事;二月里出京去安徽清查旧狱;算下来出京已经大半年。

沈瑞不由动容:“老师什么病?”

王守仁可不是单纯的文人;打小习武健体;这要是病了肯定不是小病。

大老爷沉默了一会儿道:“估计是累着了;加上心病他南下这半年成果斐然;可也得罪了好些人……”

沈瑞听了;仔细一想;就明白过来。

这种清查旧狱的差事;真要成绩好;可不是得得罪人么?要是将已经定罪的案子翻过来;不仅要得罪当初审案的地方官;还有按察使司;乃至刑部;一层层的官员。

当初王守仁出京前;沈瑞就想到此处。可王守仁一心为国为民;沈瑞身为弟子;虽婉转规劝;可也不能拦着;而且也拦不住。

“可是得罪了了不得的人物?”沈瑞迟疑了一下;开口问道。

大老爷自己如今就是刑部掌印官;刑部这里应该是不怕的。至于地方官;王守仁之父王华虽没有升级;可依旧是正三品侍郎;难道还庇护不了儿子?

大老爷看了沈瑞一眼;很是欣慰他的通透:“并非是得罪一人两人;而是他犯了官场忌讳……王华这次虽无升无降;可位置未必就安稳了;盯着他位置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王伯安这次南下;固然有功;不过随即的弹劾也少不了;就怕这个时候有人落井下石……要是牵扯到王华身上;恐父子都难保全……

沈瑞大惊:“父亲;师公他不是圣眷优容么?”

大老爷道:“去年卷入会试舞弊案的程敏政;圣眷并不在王华之下。”

沈瑞进京大半年;也常旁听大老爷说些朝廷上的事;对于现下朝廷格局心中有数。

如今的格局是皇权与文臣和平共处;勋贵武将打酱油。

文臣这里;因三阁老的缘故;又分了派别。“谢党”、“刘党”、“李党”;还有如大老爷与王华这样的中立人士。

在这次“京察”中;三阁老相争的苗头就越老越明显。

王华无党无派;又有希望入阁;三阁老即便不会直接对付王华;可下边人要是盯着王华的礼部左侍郎位;想要将他弄下来;也不会拦着。

想到此处;沈瑞不由皱眉道:“父亲;他们是不是太嚣张?这次对付师公;那下回瞄准哪个?父亲与姑父也不是党人;他们会不会也对父亲与姑父出手

大老爷抚着胡须;欣慰道:“二哥能想到此处;甚好、甚好……为父之心忧;亦在此处……朝廷是圣人的朝廷;不是阁老的朝廷……几位阁老在高位上久了;越来越听不得其他声音;时而久之;难免陷入意气之争。最好的法子;就是保持朝廷现下格局;勿要让几位阁老的势力再膨胀。”

“要是他们想要借着老师这次清查旧狱‘隔山打牛;;那为了免除后患;是不是当‘釜底抽薪;?”沈瑞想了想道。

大老爷脸上笑意更盛:“二哥说来听听……”

“先生既‘病;了;就当好好歇一阵子……”沈瑞道。

王华父子在朝虽没有什么靠山;不过因王华是状元出身;为人方正;在士林中口碑甚好。又因之前在翰林院;如今在礼部;王华的门生故旧也很多。不过多是品级低;在朝廷上说不上话。

大老爷点头道:“要是真如此;也可解王华忧患;只是王守仁xìng情桀骜;未必肯退这一步。”

沈瑞并没有在大老爷面前保证什么;心里却是下定主意;要劝住王守仁。

从正院出来;沈瑞并没有回九如居;而是去叫了长福;吩咐他立时往沈瑛宅走一趟。

王宅那边;距离尚书宅这么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