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沈全有些傻眼;沈瑞笑道:“是不是鸿大叔与婶子要给三哥选三嫂了?”

沈全已经十八岁;旁人这个年纪早已经成亲。只是他不是长子;没有传嗣压力;功名上又卡在院试;才一直没有想到亲事上。

不过沈鸿与郭氏作为父母;肯定不会疏忽儿子的婚姻大事。

沈全有些忐忑;又有些好奇的:“如今到底是寓居京城;爹娘怎么好好的想起我的亲事来?”

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沈全不好直接去探问;沈瑞这里却是没什么顾忌的。

等用了午饭;沈瑞就问起郭氏。

郭氏道:“是你大哥的一个同年;如今也是庶常;苏州府人士;父亲已故;接了家眷来京;家中有一幼妹;正在寻人家。可又不想嫁到京中;怕以后致仕回乡后两下分离。他来过家里;见过三哥;知晓三哥还没定亲;就有心结亲

沈瑞道:“论起来;倒是门当户对;却不知那女孩品貌如何;婶子可见过

其实沈瑞说“门当户对”并不妥当;“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即便那女孩家是寒门出身;有个庶吉士兄长;也是不愁嫁的。

郭氏摇头道:“闺中女儿;哪里是那么好见的?我与你叔父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总要心里有了主意;再定下相看不相看……”

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闻大名(四)

等沈瑞将从郭氏这里探听的消息告诉沈全后;沈全虽强做镇定;不过眉眼间依旧带了几分期盼。不过年纪多大;只有成家;在旁人眼中才不是孩子。

沈瑞道:“苏杭出美女;三哥好福气。要是婚事成了;三哥可要多谢瑛大哥”

五房在松江虽是富户;可在权贵云集的京城则不算什么。

沈全目前连秀才都不是;论起门第来;不过是举人之子。这样一门亲事;对沈全将来大有好处。即便目前那边不过是庶吉士;可庶吉士又称“储相”;往后在前程上错不了。等到沈全一层层的考下去;考出头的时候;也能借上大舅哥的光了。

而沈瑛多这样的姻亲;往后也能互为臂助。

同在松江找个门当户对家的小娘子相比;这门亲事好上太多。

若是没有沈瑛这个大哥在;对方即便想要在找临近苏州府的亲家;也不会选中沈家。

沈全白了沈瑞一眼:“瑞哥真是的;大哥是我亲兄长;要是说谢不是外道

提及“兄长”;沈瑞莫名地想到沈瑾。

谁会想到沈瑾准备了这些年;竟然错过今年乡试;只能说沈瑾的运气真的不好。要是孙氏没有故去;他三年前就参加乡试;十五岁的举人;前途似锦。如今不仅错过了十五岁那科;连十八岁这科也错过。三年之后;说不得就泯灭众人了。

沈全也因自己的亲事;想到沈瑾身上:“瑾哥与我同庚;如今乡试没有下场;是不是该说亲了……”

他不过是念叨这一句;沈瑞对松江沈家的后续消息知道的并不多;只有沉默。

难得休息一rì;沈瑞还有其他安排;就没有在沈瑛家多待;用了午饭后就回家。

王守仁如今在受打击后有些颓废;诱之以孝道;说不定会愿意暂时隐退;可王华那里也要通通气;否则王华刚硬起来;不许儿子暂退呢?

王华的xìng子;实在清高的过了。

其实;他是谢迁任同考官时过的会试;两人同为余姚人;又有半师之谊;就痛快地站到“谢党”去又能如何?

谢迁可是历史上有命的“贤相”;并无恶名。

王华就算他不站队;可刘阁老与李阁老还是会将他当成亲近“谢党”的人。而谢阁老那里;因怎么拉拢都拉拢不过来;对他也会心存不满。结果就是孤立无援;身如浮萍。

回到沈宅;沈瑞先去正院见徐氏。

徐氏看了他的打扮一眼;道:“你三叔那里来客人了;刚才还打发人过来叫你去陪客;你先莫要换衣裳;先去见了客人……”

三老爷虽没出仕;不过少有才名;儒林中也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沈瑞应了;就往东宅去。

三老爷正在前厅待客;见沈瑞过来;十分欢喜;忙招呼他上前。

客座上坐了两人;一人年纪与三老爷差不多;一人是弱冠年纪;这两人相貌有些相仿。

“于吉;以中;这是我二侄儿瑞哥……”三老爷先对那两人介绍沈瑞;随即对沈瑞道:“瑞哥;这是叔叔的好友;他在家行三;你唤‘谢三叔;就是……”说罢;又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