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1/4页)

进京应考的举人数千;有这样念头的不是一个两个。

幸而天下州县多;教职向来缺;倒是不愁考不上。剩下的区别;就是去什么地方做教职了。

虽说教职为了口音的缘故;只要不是本府就可以任职;可南直隶文风鼎盛;是教职最好捞政绩的地方;多少人盯着。

不过对于沈家这几人来说;倒不是难事。

沈大老爷为京堂;为族人谋几个教职缺不过是一张帖子的事。

堂官之间;虽不好往来过密;但是同朝为官;举手人情还是乐意做的。招呼早就打了;只等殿试完了;教职考试时再做安排。

沈瑞这边虽说县试后当回书院继续读书;不过为了准备四月府试与六月院试;与大老爷与徐氏商议后;还是决定再家备考;因此这日就回书院告长假。

同窗们看着沈瑞的目光;十分羡慕。今年戊班参加县试的同学有十人;县试过了四个;其他六人落第。过了县试的其他三人;也未必就能顺顺当当地过府试、院试;多半是捞个童生的名头再读几年;沈瑞这里却是一个生员功名眼看到手的。

再说;春山书院的学生在府试、院试时得案首寻常;县试就拿到案首的;还真不多见;上一次已经往十来年前数了。

好友毛迟;看着沈瑞的眼睛都要放光:“之前我怎么就没想到?要是不计较院试排名;可不是县试案首最自在……只急这一回;后边两回考试都能放宽心……我原以为县试太浅;无须太仔细;等到院试时发力就好;如今看来却是大误……”

沈瑞见他跃跃欲试模样;笑道:“看来毛兄是打定主意奔着明年县试案首去了?”

毛迟咬牙道:“那是当然;舍我其谁?身为父子的儿子;不敢大言不惭地提什么三元;、‘大三元;;难道一个县试案首还拿不下?”

沈瑞听了;本想与毛迟科普科普自己才知晓不久的各种县试知识;不过想到毛澄品级不高;且又是状元出身;即便原籍县令真的点毛迟为县试案首;也不无可能。毕竟毛迟的身份;不单单是“京官子弟”;还是“状元之子”。

老子英雄儿好汉;状元公的儿子得“案首”并不稀奇;不得案首才算稀奇

与毛迟作别后;沈瑞去丙班探望沈全与何泰之。

两人虽已经得了沈瑞中“案首”的消息;可因没到休假日的缘故;还没有见过沈瑞。

今日见了;两人都是满脸欢喜模样。

沈全拍了拍沈瑞肩膀;大笑道:“二哥好样的;我早就晓得读书上你不会亚于瑾哥这也算是开门彩。这个时候可别躲懒;再使把劲拿下府试、院试案首;就是三元;了”

何泰之不以为然道:“不过是童试;即便得了三元;;对乡试也无用;何必如此上心?要是一根弦绷到院试完了;那不是白考了一个县试‘案首;

沈全道:“三元;入官学时占便宜;定是一个廪生到手的。等到了岁考、科考;学政见了考生履历;也会给个一等。”

何泰之听了;不免有些担心:“还有这样的说法;那我岂不是没戏了……

他县试时进了前十;府试则在数十名后。

沈全笑道:“你才多大?着急什么;之前排名不好;不过是因你稚龄的缘故;比不得那些读书年头多的考生。等过两年下场;一个院试案首也并非难事

何泰之看了沈瑞一眼;道:“家父让我明年或者三年后考院试;可我今年就想下场……不过心里也没底就是了……”

沈瑞道:“想去就去;就当暖场;左右明年还有……不说外头;就说书院里你这个年纪的学生多还在戊班呆着……你过了院试是好事;不过院试也不算丢人……”

何泰之听了;点头不已:“我也是同瑞表哥这般想。不管成不成的还是想要试一次;可真没耐心烦等到明年”说到这里;不免佩服沈全道:“还是全三哥沉得住气;班里其他考籍在原籍的同学;都是去年秋里就回乡了。”

沈全笑道:“我原也那样打算;不过被家兄教训丨一顿……多读一年书;心理踏踏实实的去应考;总比每次战战兢兢的强……”

上课时间快到了;课堂外也不是相聚的地界。

再有几日就是书院的假期;沈瑞就与沈全、何泰之两个约好到时再聚;就让两人回课堂去了……

前门外;崇北坊;河沿胡同。

看着抬着头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小乞儿;魁伟少年使劲握了握自己的荷包;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今儿不能请寿哥吃包子了;过几日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