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 (第1/4页)

东院;正房。

三老爷坐在榻上;看着对面坐着的妻儿;心里头软软;脸上也不由自主地带了笑意。

“人之初……”

“人之初……”

“性本善……”

“性本善……”

三太太温柔的声音;与小儿稚嫩声音交融在一起;使得屋子里充满了生气

四哥弘治十四年重阳节生日;到现下不过两生日半;可是按照虚岁算的话;已经是四岁。自打今年年初;三太太就开始给四哥启蒙。

三太太书香门第出身;不能说满腹经纶;可能与博学多才的丈夫情投意合、举案齐眉;给一个小儿启蒙自不在话下。

同几年前一心只服侍丈夫的柔顺相比;三太太这几年脱变颇大。她开朗了许多;对于家务事也从熟能生巧;外表看着依旧是温柔和气;可还是有些不一样了。

要说过去小三房都是三老爷一言堂;三太太不过是夫唱妇随;现下就是三太太里里外外一把抓;不仅照顾着儿子;将丈夫的事也打理的清清楚楚。

三老爷看在眼中;对妻子除了喜爱;也多了几份敬重。

有句话说的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三太太也正是如此。

早先没有当家管事时;不管丈夫得了什么优待;三太太即便念着长兄、长嫂的好;也没有想太多;如今这两年管家下来;她的心里却是渐生不安。

沈宅上下不过就这几个主子;沈沧与徐氏都不是奢靡的性子;家中上下吃穿用度都有成例在;每月花用都是有数的;而三老爷因身体孱弱;就是没有病的时候;也需要人参鹿茸滋养。真要算下来;三老爷一个人的花销;顶了其他全部人的花用。

三太太不得不想想;以后怎么办?

沈宅公中账目;三太太早见过;已故太爷留下产业都是有数的;只有后添的两个大庄进项多些。

这世上有兄嫂照顾弟弟、侄儿的;却没有侄儿养活叔叔与堂弟的道理。真要到了分家那日;想要保养好三老爷的身体;银子就要如流水似的开销出去;可银子从哪里来?

为了有备无患;三太太不由地想起开源节流的事来……

松江;沈家坊;宗房老宅。

内外依旧是一片素白;京城百姓的国丧已经结束;地上百姓按照区域不同;不少依旧在国丧中。

按照律法;京畿以后的国丧;都是从得了消息那一日算起;官吏二十七日除服、军民百姓十三日除服。

二月初时沈已经在山东换了水路;打发人先行一步往松江报信。

宗房大老爷心愿得偿;便将打听好的几处冥婚人选仔细选了又选;最后选了陆家旁支陆九老爷家的大小姐;正式行了聘。

有宗房大老爷这样舍不得儿子死后孤单的父亲;自然也有舍不得女儿成为孤魂野鬼的父母;这才有了配冥婚一说。如今宗房大老爷既下了聘;陆家那边便也认真地预备期嫁妆来。

沈械之前没拦住兄弟上京;已是生了一肚子闷气;对于此事素手不管。

倒是械大奶奶想的多些;私下与丈夫道:“五叔骸骨回乡;冥婚都预备好了;那剩下入嗣之事也要提了……梁哥儿那里?”

要是沈珏在世;械大奶奶自不会舍得将嫡次子出继;自己从生母成了伯母;可如今沈珏没了;即便过继了孩子;也不过是顶个儿名头;还会养在亲生爹娘身边;却能独占一房产业;械大奶奶就有些犹豫。

以宗房大老爷对幼子的疼爱;可想而知;以后定会移爱小三房的嗣孙。

沈械摇头道:“不用想了;老爷已经叫哥儿媳妇带小樟哥儿见了陆九太太。

械大奶奶闻言一愣;有些不快。

真要说起来;要是公婆发话将小梁哥儿过继给小叔子;她说不得心里还舍不得;可是不选小梁哥儿;直接挑了二房的小樟哥儿;也让人别扭。

“怪不得听说陆家在准备嫁妆;我原还以为是要做随葬用……”械大奶奶笑容有些勉强。

沈械提及这个;也有些烦躁;轻哼道:“陆家本就败落;陆九老爷不过一个乡下土财主……”

要是沈珏依旧在世;依尚书府的家世;什么岳家找不到?

械大奶奶心里却是在琢磨过嗣之后的事。

按照律法;分家不论嫡庶;诸子均分;那样的话;自家还真是亏大了。

虽说做了十来年的官太太;可一直是京中司官;进项还不够开支;大房一直靠松江这边的供给;械大奶奶自是看重这边产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