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 (第1/4页)

综观世界历史,以前打过胜仗,有着光荣传统的国家和大国对于外敌入侵,抵抗的决心是相当强的,这里涉及到诸人对抵抗入侵可能获得收益的估算问题。

以上国家,很有可能打胜,胜利后的果实自然是甜美无比,而小国和弱国进行着无望的抵抗,自然更加容易分化。

此战已经打不下去了,林邑目前号称有四千抵抗人士,实际只得一千五勉强算得上的精壮,二千五为少年、老人,林邑最强壮最能打的勇士基本损失光了,更惨的是后继乏力,元军残忍地杀光了林邑男童和男婴,令那屯百姓出现了断代!

与后世相比,帝国不用说什么人权,更没有什么联合国之类的制约,帝国皇帝是个信奉“你杀的人越多,你的敌人就越少”的恶棍,打着儒家的仁义旗号,实施恐怖的暴政,不止在国外,对于国内,他一样实施高压政策,敢造反的统统弃市夷九族,从快从严处理。

本来皇帝很有潜质当个暴君,然后在风起云涌的反抗大潮中被人们推翻统治。幸好!他推行了福利和谐社会,给百姓出路,对于忠心的军队,重重赏赐。他虽然可怕,但不滥杀,子民们就极为聪明地全体站在他的背后,无人敢跟他打对台。

皇帝软硬兼施,在极大程度上压制了子民们的野心,反而促成了社会的高度团结和安定。

且说回张老板决心当奸细,就依康定所教,对林邑诸人道:“我军与元军在那屯纠缠,他们有城池之利,兼且兵多,根本不可能打下。他们占有主动性,可攻我们,打累了回城休整再来打过,我们呆在野外,环境恶劣,不能持久也!

如今之计,光让他们打我们,我们不去打他们,失去了主动性,我们不应局限于那屯,不如我们弃了那屯,打出去!”

大家觉得不错,其实更多的是对打曹仁失去了信心,因此都被说动了。

张老板说打出去,好处有二,一为切断元军补给线,二来机动的范围大了,他说攻打那屯的补给始发点“班容”县城为上策,听新来投奔的人来说彼处防守松懈,打下后有大利也。

那屯救国会的另外二个头头是黄县令和王老板,以张老板的话为有理,遂发兵前往班容县城。

一路饥餐渴饮,三千五百名林邑叛乱分子顺大道前往班容县城进发,张老板率新加入的林邑壮士为尖兵先头开路。

黄县令观察着环境问道:“前面是什么地方?”有人回答道:“前面是茂林地区。”

见到树木果然茂盛,道路紧逼,黄县令心中不安,问道:“前方尖兵没有情况返回吗?”

方要派人了解,只听得声声尖利的哨声响起,周围杀声震天,元军伏兵四起,帝国陆战4师的夏侯渊、夏侯惇、牛金率领九千人合击林邑人!

武装到牙齿的帝**队如同嗜血的猛兽,张开了血盆大口,吞噬着林邑人的生命,所过之处,不留活口!

帝国不需要林邑人投降,能杀多少就杀多少。

在丛林进攻,大部分的士兵们都是小盾、短剑和背心护甲,有一部分士兵则穿着全身铠甲,少数人则持着弓弩。

负重较少的士兵冲在前头,如果遇上比较强力的抵抗,则分出少许人缠着林邑人,其它人继续向前。等重装甲的部队上来后,基本上就能冲垮林邑人的防线,弓箭手射杀能够射得到的人,箭枝横飞,飞刀乱窜。

元军的戾气很重,下手绝不容情。士兵们疯狂地吼叫着,红着眼睛,拼命砍杀,生怕自己的战友抢去了生意。

夏侯惇持短马枪,夏侯渊用鬼头刀,挥动着他们的兵器,把挡在他们面前的林邑人杀得鬼哭狼嚎,二人为三国中的数一数二大将,小小林邑地方,能有多少是他们的对手的?

吃过败仗的牛金逃回后,只挨了一顿狠批,如今他知耻而后勇,用双手板斧,把林邑人砍得血肉横飞,叫苦不迭!

这已经不是战斗,而是屠杀,一些林邑人,试图投降,也被无情地杀掉,其它的林邑人悲愤万分,全力反扑,只是眼高手低。元军以逸待劳,装备又好,杀得林邑人没了脾气。

他们四散而逃,帝**队哪里肯放!出发前军官声明,见到敌人,追下去,直到杀死为止,于是帝国部队也如同大风天扬沙一般,瞬间散开,各自认准目标,追逐亡北。

夏侯渊注意到一群林邑人逃走,他们极为顽强,象是在护卫着什么人,元军冲突不入。他大步向前,鬼头刀发出奇异的风声,一时刀影如浪,长江大河般向林邑人涌去。

大头头一出手,形势即时大改,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