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湫糯擞铮�绞磕昴瓴梢┤ィ��詹荒苎幽暌媸佟�

白居易希望宪宗对于欺君瞒上的现象深思详察。劝皇上不要偏听偏信,刚愎自用,不要把敢于直言不诲的官员看作犯上;不要被“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的现象所迷惑。“君耳唯闻堂上言,君眼不见门前事;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无所畏。”

官牛官牛驾官车,浐水岸边般载沙。一石沙,千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载向五门官道西,绿槐荫下铺沙堤。昨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

一位新任宰相,为了自己的马蹄不至于被污泥弄脏,一车车地把黄沙从灞河岸边拉到槐树荫下铺成沙道。承相的马蹄子是干净了; 却苦了老牛,颈项都快拉出血来了。

《官牛》讽刺为政者的自私自利,专横跋扈。新任丞相不为所想,先想着自己的坐骑,一匹马就那么溺爱,却不惜官牛,更何况黎民百姓了,怎不令人触目寒心。

相看养寇为身谋;各握强兵固恩泽。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奈何仍看西凉伎,取笑恣欢无所愧!纵无智力未能收,忍取西凉弄为戏!

保卫边疆重任的镇守将军,面对国土的沦丧、外敌的侵犯,不但不图收复,反而恬不知耻地和敌人一同欣赏沦陷区的民间舞蹈。《西凉伎》所写狮子舞,斥责了手握重兵,却养敌患的封疆大臣。

百姓遇到水旱灾害或者疫病流行时,以为是上天的旨意,或是鬼怪在作法,就到黑龙潭求救于“黑龙神”,请求帮助降妖除怪。

地方上的贪官污吏,丝毫不恤民生疾苦。利用进奉的名义,残酷压榨百姓血汗,中饱私囊,而求神保佑、驱灾降福之事,又被“林鼠山狐”利用,百姓所奉酒肉供品他们尽情享受。

《黑潭龙》揭示,比占受酒肉香火,只图醉饱的狐鼠的严重得多的,是那些榨取百姓用来进奉的贪官污吏。

生长在深山涧中的松树,高百尺而有余,几个人不能合抱,是“天子明堂”的最好的栋梁之材。但因生长在没人发现的深涧底,就得不到应有的重用。出身世家贵族的,没有什么才能,但由于袭荫制度和家庭、社会关系纽带,往往能得到高官厚禄;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常常受到前者的歧视、排挤甚至打击。

虽官面上说“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事实上往往“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涧底松》沉重抨击门阀观念,以“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之见,对不得志的寒俊深表同情,为朝廷不能物色贤俊以致埋没英才而沉痛叹惜。

白居易传 二十四 怜民惜下

二十四 怜民惜下

妻子诉说丈夫变了心,不能与她白头偕老:“君心好恶苦不常,好生羽毛恶生疮。”她还并不是那种古人所说的“年长色衰为人弃”,而是容颜未改,丈夫的心变了。有苦难言的她,终日以泪洗面,慨叹此生不幸而成为女子,这辈子的苦乐都得由着别人掌握……

《太行路》在剖析中笔锋一挑,犀利指出:“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伴君如伴虎。

国君好恶无常,反复多变,做臣子的不但苦乐不由自己,稍有不妥,便会被贬被处,甚至有“朝承恩,暮赐死”的情况发生。夫妻不终,罪过多在丈夫,君臣不终,责任多在皇上。

天宝五载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玄宗末年选入宫中的老宫妃,入宫时年方十六,而今已六十九岁,她入宫以后,还未被皇帝宠幸过,被杨贵妃远远地瞥见,随即暗地里打入上阳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