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扮蒙眼瞎的是个小胖墩儿,摸起人来憨态逗人。小伙伴们被逗得禁不住都显出身子喊起来,本应安静的院子一片喧闹。

“瞎子,瞎子,我在这儿!”

“瞎子”疯狂了,小伙伴们的喊声更大了。一个瘦瘦的小伙伴干脆站到假山顶上喊:

“我在假山上,你敢摸上来吗?”

真是乐极生悲。这个瘦瘦的小伙伴兴奋过度,脚下一滑,从山石上摔下来,正落到那个大肚子的水缸里。“扑通”一声,人便没有了踪影。

小伙伴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吓呆了,俄而,院中响起一片哭声,唯有司马光跑到缸前想着救出落水的小伙伴。

把水放出来,他想到这是唯一的办法。怎么放?推倒缸?他推了,可推不动。

院中的哭声更大了。司马光听不到哭声,却隐隐约约听到缸里微弱的呼喊声。他知道,必须立即把水放出来,否则缸里的小伙伴会难受死的。他还没想到真正意义的死,但小伙伴的难受已让他着急。

情急中,他想到了砸缸,缸砸开了,水不就流出来了吗?

他飞快地在院中寻找石头。在墙下找到一块,可以让他勉强抱起来。他不再犹豫,抱着石头跑到缸前。一定是救人心切迸发出超人的力量,他竟将石头举过头顶,向缸砸去。

“通”地一声,缸被砸出一个洞,水突突地涌流出来。

小伙伴得救了。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而他这个儿时砸缸救人的故事却比他的史学著作更被人所知。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友爱互助,救人于危难的品质,在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了印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杨震拒金

东汉荆州刺史杨震要改任莱州太守了。

他是悄悄离任的,若要告之下属,张扬出去,地方士绅、长老定要锣鼓喧天地领着四乡百姓送行,定要献上个“廉明清正”之类的牌匾,定要送上荆州的特产,甚至定要以盘缠之名送上银两。可他厌恶这一切。为官的以民为本,为百姓办的好事再多,也是为官的本分;如若接受了这名这物,不就成了以官为本的贪官了吗?

他和老仆只雇了一辆两轮的篷车,装上他的书箱衣物,坐上主仆二人还空了很大的地方。记得来荆州赴任时,也是这些东西,离任时未添物品很让他心慰。他曾对老仆说过,如果离开荆州时,车中东西多了,他就不是一个清官。

“你看,我的东西多了吗?”他问老仆。

“似乎还少了些。”

“那我是以清白之身离开荆州的了。”

车上传出主仆二人爽朗的笑声。

杨震本想简装赶路,不再惊扰任何人,可车到昌邑县住进驿馆后,县令王密就到了。

“先生到了昌邑,学生不知,未能远迎,罪过,罪过。”王密大汗淋淋地进屋便向杨震施礼。

“可你还是知道了。”杨震冷冷地。他很不喜欢官场应酬的恶习,更不希望看到王密也学会这些东西。

“是驿长禀报我的。”王密看出杨震的不快,“先生是我的恩师,到了我的辖地,我怎能不来拜见呢?”

杨震在荆州刺史任上时,见王密是个人才,便举荐他做了昌邑县令。可杨震发现,当年那个英姿勃发的少年才子,如今也变得暮气沉沉了。

掌灯时分,王密又来驿馆拜会杨震,神色诡谲地在屋门外张望片刻后,关上了屋门。

杨震警觉地正欲责问王密,王密已从携带的布袋中取出十斤黄金悄悄地放到桌上。

杨震愀然作色。“这是干什么?”他喝问。

“学生的一点心意。”王密在杨震嗔怒的目光下有些慌乱了。

“你不知我为官的信条吗?”

“学生早知,可现在无人知晓。”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是无人知晓?”杨震强压着怒火,他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声音都变得颤抖了。

王密唬得不敢再说半句。

“王密啊,”杨震慨叹道,“我当年举荐你,是知你是个贤能之士;可如今,我不知你,你也更不知我了。”

王密听罢,羞愧难当,收起桌上的黄金退出了屋。

杨震在其身后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要改之啊!”

第二天,晨曦微露,杨震便上路了。他看看车上的物品,还是那样多,唇间露出了一丝微笑。

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便以“慎独”作为修身的准则。“慎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