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部分 (第1/4页)

养院的饲养员喂狗的时候,一群狗冲过来讨食物的模样。

云铮这次却不是随便封官了,他让下面的人陪这些人整理了自己的部下,清点了人数,然后再按照顺位顺序一个个的安排,只留下西京没有安排。西京作为高丽北部最大的城市,云铮是打算安排真正的自己人来掌控的,毕竟这里日后会成为云家军的一个主要驻地,肯定要存放不少军用物资的。

他并不担心这批人没有本事治理地方,实际上他自然知道这批人根本不是治理地方的材料。不过现在为了安抚这些小军阀,一点点好处还是要给的。虽说打败他们不难,可要是他们真的分散了到处躲,云家军现在可没时间去跑到那老山林里找他们。

至于会不会害了高丽的老百姓,这一点几乎是肯定的,但云铮却是故意如此。就是要先用一批高丽人来治理,结果治理得一塌糊涂。于是云铮就可以说,看看,看看你们高丽人,水平就是差,素质就是低,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然后再换上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北疆派来治理,用一点怀柔手段,赋税轻一点……这个时候高丽百姓会念谁的好?谁还记得什么狗屁朝廷!老百姓的认识是简单的,谁对他们好,谁让他们能够吃饱穿暖,谁就好!他们就听谁的!

等打发走了这批被解除兵权的高丽将领,云铮就命云卫离和宁鹏轩将那十多万残兵全部打散,然后整编起来,按照云家军的编制,每五千六百人一个卫,编成十八个“治安军”卫,分别部属了下去,只不过军队长官全部暂时换成了白衣卫里的人,云铮倒是舍不得把白衣卫的人丢出去管这些兵,他只是手头没有军官,打算等这一批雏鹰学院里的家族学员毕业,把他们分配到这里来掌握一下……

然后,军事会议再次召开了,商讨的事情很简单,显然只有一件事:南下开京,结束庆大升的统治。

卷四 海雨天风独往来 第59章 高丽之主(三)

云铮之所以有些着急地要立即进攻庆大升,一则是战略战术上的“宜将剩勇追穷寇”,让庆大升和其余诸义军势力根本没工夫缓过气来;二则是出于对历史惯性的担心。

在原先的历史上,庆大升掌权高丽之后,建立都房以对抗重房,同时也架空朝廷,很快大权就被庆大升独揽。

很快,信忠、蔡仁靖、朴敦纯等武官不满庆大升独裁统治,起兵叛乱。庆大升的都房特务很快就得知消息。庆大升于是派军镇压,将三人擒获后,流放到了海岛。

知御史台事大将军朴齐俭的儿子朴葆光,得罪了李绍膺的妻子。李绍膺是第一次武臣之乱时的老将了,此刻已然过世。他的妻子独守空房,生活寂寞可怜。朴葆光欺负寡妇,被庆大升得知。庆大升的弟弟是李绍膺的女婿。由于这层亲戚关系,庆大升出面惩治了朴葆光。朴齐俭担心儿子的生死,以自己大将军的身份恳求庆大升饶命。庆大升不肯,而且也罢免了朴齐俭。朴齐俭是重房的要员,他的下台引来了重房对都房的抗议。庆大升则狠狠打击了重房,又一次削弱了重房的影响力。

又过不久,全州的官奴竹同,不满长官陈大有的严苛暴行,率领士兵们犯上作乱,起兵造反。不久,竹同控制了全州,有进攻京城的态势。庆大升调派大军前往镇压。官军破城之后,除了杀死了竹同等首脑,又在城内展开屠杀行动。

庆大升的铁腕手段获得了成功,不但朝廷内没有其他武官再敢与他作对,而且外地的将领农民也不敢随便叛乱。不过高丽人民恐怕做梦都没想到,自以为掌握整个高丽的庆大升,竟然会突然死亡。庆大升去世时,年仅三十岁。传说是郑仲夫的鬼魂在夜晚夺走了庆大升的性命。郑仲夫毕竟是提拔庆大升的人,而且对他很赏识。庆大升杀害了郑仲夫,也算是违背了知遇之恩。

一代英杰庆大升死后,朝中诸将马上就暗杀了与庆大升交厚的元敬国师冲曦。恭睿太后看到自己的爱子被杀,一气之下病倒,于年底去世。明宗大王为了平衡朝中势力,起用了李光挺、韩文俊、文克谦、文章弼、杜景升、廉信若、曹元正等文武官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

就是如此,庆大升的突然死亡给高丽朝廷带来了一段时期的权力真空。不要说武臣之间互相争权夺利了,就是文臣也设法卷土重来压制武臣。作为高丽国王的明宗,一方面忙着处理恭睿太后的丧葬,另一方面又想趁机抓住权力,排除武臣的势力。不过,武臣势力牢固,朝中唯一能够镇住他们的人,就是杜景升了。杜景升当年就反对李义方和郑仲夫搞集权,又在一系列平乱过程中立下战功,是个对君主忠心耿耿的优秀将领。此时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