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是他们都太多心了还是允禩他确有此图?胤禛心底自问,但他依旧不显山不露水道:“真如此?朕实不敢信。”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清宫梦萦Ⅱ第六十三章(5)

马齐迟疑片刻,他本想把事情说得委婉一些,但面对着皇帝深藏不露的眼神,他不免有些慌乱,索性竹筒子倒豆将从前允禟曾让西洋人穆经远去到年羹尧处赠送银两及两人私下书信往来等前尘旧事全说了来。才一说完,马齐突然想到今日皇帝恐怕是特意诱他当着怡亲王的面逼他摆明立场,虑到这一层,他惊出一身冷汗。感叹他深沉练达工于心计的同时,亦清楚自己的仕途结局究竟能否善终全掌控在了他手中。

其实马齐就是不如此直说,有些事胤禛也再清楚不过了。他深深知道,他与他众位兄弟间的斗争仅仅才开了个头,他们真正的厮杀招数只怕还在后头。允祉书生意气,允禟奸诡却冲动,允誐纯是跟风,允祺、允裪还有待再察,惟独允禩、允禵两人叫他为难。允禵,他投鼠忌器。允禩向有贤名,再加允禟的财银相助,如今满朝文武,上至内阁学士,各路言官,下至各地巡抚,莫无其党羽。这些人拧成一股绳,齐齐发力,根深大树亦能推倒。他既要打下这只雁来,却又不能叫它啄瞎了眼。更何况兄弟阋墙自相残杀,难免日后为天下人诟病。这个恶人,不到万不得已他真是不想当。

想到此,胤禛伸着指头,漫不经心地叩着眼前的花梨木坑几。“朕并非惧怕贤良、仗恃威权、以势压人,依恋皇位之男子,倘若他们真能诚心收服天下,朕实既喜且愧,心甘退让。但国之大器,并非小恩小惠,以财赂买,叩请虚名便成。朕如何能愧对先皇嘱托。况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他们与朕都是骨肉相连之人,于国于家,于情于理,朕都不敢想他们会走到那一步,朕只祈能‘敦睦一本’啊。”

马齐心里一格登,一时倒揣摩不透他的心思,又暗忖可能时机尚未成熟,他说的不过都是些台面话,便又定了定心。君臣三人又就其他国事谈论片刻,马齐见皇帝有叫去之意,便起身恭请退安。

此时整个西暖阁静了下来,斜阳落在养心殿金黄琉璃瓦屋顶,折射至周围花丛绿树,越觉葱翠鲜亮。胤禛面色渐渐暗沉起来。“都查清了吗?”

“查清了。那明海是几年前允禟遣人觅来的。前几日,其明云游四海,实被灭了口。另,此次京畿闹饥荒,允禟亦挑唆了允祉、允祺一同买米囤积,致使一觥米高涨至八两,意图激起民变。”允祥神色严峻道:“臣觉方才马齐所言极是。允禟背后应为——有人指使。现今朝中百官多依附于允禩允禟门下,结为党羽,共同进退。皇上本宜尽早削除,以免尾大不掉,遗祸后端。可皇上方才亲政,又有心濯清世俗,固宜先稳权基,时以待日,皇上威德并重,百官臣服,莫敢不从,令无不行。彼时其势力自不足为抗。”

胤禛抬起右手慢慢摩挲着额头,他自登极后,每每总左右掣肘,多有顾忌,可如动干戈又恐百姓不安,朝野震荡。“这允禟乃是奸诡叵测之人,远非允禩、允禵可比。他二人朕还真望其能后悔,明白过来方好。可如真是‘万难化诲’,允禩之党,纵有千万之众,朕也要连根铲除,决不姑息。”他看了看允祥塌陷的眼窝,不禁动情道:“这几日,你辛苦了,朕知道你受的委屈不比朕少。”

允祥溢出丝苦笑,感慨道:“皇上,臣现时才算真知道了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是啥滋味了。”说着便要起身取过旁边一摞帐册。

“那些一时半会的也看不完,你先搁这,朕等下看。这一下午不知不觉的也就过去了,你索性留下用了膳再走。”

允祥自是答允,唤了内侍送上膳食。他一眼瞥见随食同上的一扁银盒,心里还想着那里头究竟放的是什么,便见雍正微露喜色,掏出把银钥匙打开了匣子,取出张洒金纸笺细细瞧了起来,面上笑意渐浓。

“一觉醒了,已是夜里两点。你也许还没睡,是还在看折子吗?今夜很冷,我却只能托月光娘娘替我看看胤禛可有穿暖,可会太累……昨日你让我需多吃些,你说你将有消夜可吃,而我夜里可能会饿。听得我心里酸酸的。有一日,若你不需熬夜,不用再吃消夜才好。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清宫梦萦Ⅱ第六十三章(6)

胤禛你总怕累了我,可你知道吗,这一段日子我从心底笑到脸上,你给了我人所不能给予的真快乐。原来胤禛如此神奇,一个人仅仅是一个人,却能让我找到我从所未有的全部,如情人知己,如良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