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峭挤��。�荒苈怨郏�薹ㄏ干汀�

这不是我最早买到的藏书票类书籍。第一本该是《可扬藏书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我喜欢可扬先生的藏书票,格局大,拙趣横生,编《文化周刊》时我“偷”过几幅作版面插图,还好,至今没人向我追讨稿费。

三联版的《藏书票世界》和《我的藏书票之旅》当然都买了。吴兴文在推介藏书票方面有很大功劳,遗憾的是他的文字一般,逊董桥先生远甚。前些天就《董桥散文类编》一书的插图同董先生邮件联系,董先生希望用藏书票,但是他说他的藏书票都是绝版妙品,绝无外借的可能,要用的话,只能派人来香港拍片。

郁田先生赠我的那册《藏书票香港邀请展票集“97”》,是我“票书”中的珍藏。此书深蓝色布面,精装,封面书名烫银凹印,中英文对照,雅致极了;也是非卖品,只印五百部。郁先生还在书的扉页贴了一枚他给我制作的藏书票,绢印,单色暗红,图中有“后宫佳丽三千册”字样。这句话是我拟订的,本来要他刻“后宫佳丽三千人”,他说既是藏书,“人”还是改成“册”好,我也没反对。他又在票中加了“××藏娇”,我看了大笑,说此事越搞越香艳了,女权主义者肯定反对。他还就此事写过一篇小文呢。

另外几种可说的不多,坊间也常见,其中有《李桦藏书票》、《中国藏书票选》、《苏联藏书票选》、《中国剪纸藏书票》、《中国藏书票史话》、《图说藏书票》等。香港的藏书票画家梅创基先生还签名送过我一本他自己的《纸上宝石》。

值得一说的还有一本香港三联1991年版的《国际藏书票精选》,是我在广州买的。第一次见到时嫌书价太贵,丢下没买。过了半年再去看时,书价竟然涨了一百多,真是见了鬼了。没办法,痛下杀手,“娶”它回家。这本票集印制极其精美,所选藏书票皆是精品,扉页还贴有古元自制藏书票一枚,装帧设计为宁成春。后来知道,这本书曾获亚洲书籍设计金奖,怪不得定价一个劲地乱涨。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后宫佳丽三千册(2)

我还曾经有过两本线装精印的《中国龙票集》,此书是深圳龙岗区投资印制的,应该还能找到。还在一朋友的办公室里见过一函藏书票集,我觊觎已久,某日终于开口“巧取豪夺”。他答应了,说是哪天去他家拿;他忙得很,所以到今天我还没拿到。

。 想看书来

农民淘书记

农民也疯狂�发帖时间:2002�03�3017∶11∶00

周末早市最累人,既要起得早,还得回得晚。城里人一到周末就像大肠一样扭扭曲曲的,有露头早起锻炼买菜的,也有盘头大睡到十一二点的。这就苦了咱卖菜人,卖菜时间得延长两个小时,菜金收得却一点也不比平时多。

我用脚踏三轮车给几个小饭馆送了菜,回到农贸市场一看,老妈正不紧不慢地卖菜,那一大堆菜估计得卖到12点。我跟她打了个招呼,就拐到一家小吃店,要了油条茶叶蛋豆浆猛吃。吃饱喝足后我蹬三轮车回家,路过农贸路口的旧书店,发现门开着。这就奇怪了,这么早?我跳下车走进去,看见店主小宋正跟一收破烂的老头吵架,老头说小宋你小子把我收的好书也当废纸啊,小宋说你这老头你以为你收的是古董啊。末了老头败下阵来,垂头丧气地走了。小宋一看我在场,不耐烦地说现在不营业,你走走走。我说我就看一看,10分钟就完,再说我哪回少买你的书了。小宋哼了一声,说:“你小子就你那熊样你也看书!”我无名火起,心想你卖的是旧书,我卖的可是新鲜蔬菜,我来买书是看得起你,你居然还看不起我了。我并不跟他争,埋头就翻了起来。

一个星期没来,小宋的破烂窝里还真进了不少好东西。《帝国的回忆》是刚上市不到一年的新书,不知哪个家伙把它当破烂给扔了。《帝国的回忆》一边是本双头鹰文库的《布尔加科夫评传》,也是新书,上回在书店里看到却没买,不想在这里看见了,真占了天大的便宜。这两本书除了封面封底沾了些灰尘外完好无损,书页平整洁净,像是未经人手的新书。我大乐,再也不管小宋的不耐烦了。

小宋是这样给书分类的:外文书籍、中文期刊与杂志、武侠和言情书、其他类。这个其他类其实是旧书店的重心,但小宋不知道那诸多书籍该怎么进一步细分,只好把它们放在一起。我曾建议他按哲学、社会科学、文学、古文、经济学、自然科学分类,但他茫然无知,也懒得动手。

我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