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书信送到,赵云辞行 (第1/1页)

天水城外的战斗。 杨阜自认为指挥得当,应对合理。 可是,当他正面对敌“马超”之时,身后又有马超杀来。 两个马超,前后夹击,杨阜的军阵大乱。 这时,杨阜又看到,南边山中有无数火光,他立即猜测,可能山中也有敌军。 杨阜的心理防线,瞬间崩塌。 他再也无力阻止慌乱的士兵,只能带领部队尽快撤离战场。 杨阜军败得很惨,面对骑兵的追杀时,步兵很难逃脱。 不过,杨阜毕竟聪明。 他避开一前一后,两个“马超”,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逃跑路线。 马超军则越杀越勇,彻底破解天水之围。 两个“马超”,杀透敌阵,最终会合到一处。 赵云和马超。 正面相逢。 …… 细看对面的马超。 赵云觉得,马超果然当得起一个“锦”字。 马超英姿勃发、装束华丽、无论相貌、衣着还是气势,都无可挑剔。 而马超看到赵云时,先是心头一惊。 远处看去,马超自己也觉得,被马云禄装扮出来的赵云,真的很像自己。 走近以后,再看赵云。 马超发现赵云的脸颊,很有棱角。 双眼炯炯有神,眉宇之间英气逼人,浑身上下,更是有一种威风凛凛的气势。 …… 英雄惺惺相惜。 马超和赵云,都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对方。 这时,马云禄来到两个人面前,为两个人相互引见。 “哥,这位是赵子龙将军,他是我帮你请来的援军。” 马超对马云禄皱了一下眉,“乱讲,什么叫你请来的援军?赵将军可是刘皇叔的得力干将。” 随后,马超向赵云拱手说。 “久仰大名,感谢赵将军今日出手相助。” 赵云也对马超还礼。 “哪里哪里。”赵云也客气道:“马将军才是当世英雄,真的百闻不如一见。” 说罢,两人大笑。 赵云与马超的第一次见面,气氛融洽。 …… 几个人正在说笑之间。 突然,有一支流矢,从侧面飞来。 “小心!”赵云喊了一声。 赵云最先发现危险,并且眼疾手快,抬手就是一枪。 赵云用枪杆打飞流矢。 如果没有赵云的这一枪,按照飞矢的路线,很可能会射中马云禄。 飞矢令马云禄一惊。 拍拍胸口出了一口气,马云禄朝赵云笑了一下。 看到赵云的反应如此敏锐,一旁的马超,也再一次地看向赵云。 这一下看似简单,但很多人都做不到如此快速的反应。 马超对赵云,倍加敬重。 接着,马超请赵云入城休息,设宴款待,这些自是不在话下。 …… 第二日,赵云以刘备使者的身份,又见马超。 赵云呈上刘备的亲笔书信。 马超打开书信。 细细品读信中的意思。 书信前边的内容,是拉近关系。 刘备说,自己与马腾是旧相识,两个人当年在许昌时,同受献帝的衣带密诏。 刘备、马腾和董承等人,曾经一起盟誓,共除曹贼,复兴汉室江山。 现在马腾不幸为曹操所害,刘备愿意助马超报仇雪恨。 接着,信中内容话风一转。 刘备又讲出很多现实中的难处。 主要是曹操仍然势强,短期之内,难以撼动。 若想报仇雪恨,只能从长计议。 最后的内容,则是拉拢马超投靠刘备,当然,这个意思表达得比较委婉。 同时,刘备也承诺,马超如果来投,会有不同于常人的待遇。 在刘备麾下,马超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和自己的属下。 这相当于一个地方军团。 这也与前一世,马超在刘备势力中的地位相近。 …… 马超看信之后,有些心动。 赵云也从西凉形势上,对马超进行了一番劝说。 赵云说,杨阜军虽然惨败而归,但是曹操绝对不会让马超在西凉久立。 杨阜背后,有曹操支援,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卷土重来。 此时应当早作打算。 赵云讲得头头是道,马超也表示赞同。 最后,马超请赵云先回去休息,待他思考之后,再做决定。 赵云辞出。 马超找马岱和庞德商议此事。 两个人的态度很明确。 他们都赞同投靠刘备。 作出这种决定,除了军事上的原因,更多是基于经济方向的考虑。 打仗就是打钱,连年征战,马超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 加之马超不善经营,钱粮日渐紧缺。 没有钱饷和军粮。 部队又怎么能够长久? 所以,投靠刘备,从刘备处得到钱粮供应,这对马超来说,很有吸引力。 最后,马超下定决心,归依刘备。 马超让马岱先去见刘备,谈定具体的安置事宜,自己随后再往。 马岱是马超的从弟。 由他代表马超,去晋见刘备,非常合适。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