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打造九翊冰魄枪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赵云的这一次天水之行,经历了太多事情。 这些事情,之前根本想不到。 特别是杨阜围城,给赵云入天水送信,造成巨大的障碍。 好在最终,赵云还是完成任务, 辞别马超和马云禄后,赵云同马岱一起,回到汉中。 …… 到南郑后,先见孔明。 天水城外,激战如何,赵云讲与孔明听。 孔明一边听,一边觉得庆幸。 当初决定出使人选时,派出一名武将,现在看来这无比正确。 如果换成一名文官,书信可能就送不进天水城了。 马超士兵虽少,可利用妙计,出其不意,最终击败杨阜。 听到这一情节时,孔明觉得惊奇。 “这一计设得妙!”孔明感叹道:“没想到天水,还有此等人物。” 赵云说:“此次能解天水之围,全靠此计,不过献计之人,并非出自天水,而是出自小城翼县。” “翼县的人物?”孔明想起了一件事。 这一晃,孔明出山,已有多年。 有些三国中后期的人物,也渐渐成长起来。 孔明问赵云:“子龙,你说的这个人,可是叫做姜伯约?” 孔明心想,翼县这样的小县,人物除了姜维,还能有谁? 赵云惊呼:“军师,他还只是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你怎么知道他的名字。” 摇着羽扇,孔明笑了笑。 “子龙,你觉得姜维武艺如何?” 孔明没有回答赵云,而是岔开刚才的话,又提出问题。 不说自己是穿越者的话,刚才的问题也没法回答。 说起姜维的武艺。 赵云大加赞赏。 一名博览群书的少年,武艺还很出色,这实在难得。 赵云夸奖道:“姜维枪法,与他人大不一样,若勤加练习,日后定能冲锋陷阵。” 文武全才的人物,当然越早收下来越好。 孔明嘱咐赵云,下次再到天水时,一定要把姜维带回来。 赵云听后,却面露难色。 赵云说:“军师不知,姜维自幼丧父,被母亲抚养长大,听说他为人至孝,为尽孝道,怕不肯离开翼县。” “这个好说,待我想想办法。” 赵云所讲的难题,孔明丝毫不认为是难题。 真正的难题,是马超来投之后,要如何安置? 孔明走到地图前,思量了一番,孔明的目光,最终停在汉中的西北方向。 汉中的西北方有两个郡。 武都和阴平。 这两个郡,原为弱小势力所有。 后来,曹操在关中取胜,顺势将两郡据为己有。 但这两个郡离长安很远,反倒离南郑更近。 两个郡周边都是大山,交通不便,曹操应该不会为这两个郡,大动干戈。 所以拿下武都和阴平,再让马超驻扎在那里。 是安置马超的好办法。 孔明把这些想法写在信上,交给赵云,让他带给刘备。 赵云也准备从南郑出发,引马岱去见刘备。 …… 不过出发之前,赵云还有一件私事要办。 这就是找浦元,造一杆新枪。 浦元这几年一直跟在孔明身边,今天造枪,明天造犁,后天造马镫…… 提升人口生产力,提升士兵战斗力,孔明众多的想法,都需要浦元来实现。 经过多年的磨练,浦元也从最初的“小元子”,变成为资深的铁匠。 或者叫资深的工匠,更为合适。 浦元在孔明的指引下,造出来的物品,已经不单单是铁器,还包括一些其它类的物品。 这些物品。 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都要晚于三国。 但是因为孔明的穿越,它们现在被提前制造出来。 它们让刘备势力在科技方面,大大领先于其他势力。 …… 赵云找到浦元,拿出两截断开的残枪。 “浦师傅,你帮我看下,能打制一杆这样的枪吗?” 浦元此时正在忙碌。 他手中的铁锤,不停地捶打着一块烧红的铁块。 抬头看向赵云时,浦元也没有停下。 “打枪还不简单,子龙将军派个人来就行,何必亲自跑这一趟?”浦元说道。 赵云则说:“这杆枪对我来说很重要,最好造得与原来一模一样,能办到吗?” “当”的一声响。 扔下手中的铁锤,浦元接过赵云的断枪。 “这枪很特别吗?那我看一下。” 浦元拿起两截断枪,放到眼前。 左看看,右看看。 看完枪尖,又看枪杆。 仔细看过断枪的各处细节后,浦元的脸上,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赵云疑惑地问:“浦师傅,这枪到底是能不能造?” “造是能造。”浦元说:“不过嘛……” “不过什么?” 赵云担心起来。 赵云在马云禄面前,夸下了海口,说能造一杆一模一样的枪。 这要是造出来的样子,与原来不像。 那赵云岂不是很没面子? 好在赵云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