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1994年发生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债券违约危机,以及后来美国长期资本的倒塌带来的危机。接着是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的危机,然后是2001年“9·11”事件,2002年美国安然和世通事件带来的金融危机,然后是2007年次贷危机,最后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金融风暴。这么数下来,也将近有10次危机。

华尔街不断地出现危机,发生了危机以后,怎么办呢?

人类是可以从自己的灾难或者失误中吸取教训,然后进行制度的修正,继续往前走。资本市场也是如此。

金融危机不断地发生,不断带来制度的变革,带来监管的加强,市场因此而进步。因此我们说,华尔街的历史既是一部不断发生危机的历史,又是一部不断进行制度变迁和不断演进的历史。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华尔街不断进行制度变迁和演进(1)

提问:您提到华尔街是仅次于五大强国的第六大强国,那么华尔街是怎样逐渐强大,从而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代表?

祁斌:首先,我们看一下华尔街的起源,华尔街位于纽约曼哈顿岛的南部,它的名字直译叫做墙街。实际上当时是早期进入纽约的荷兰裔移民,为了抵抗在新英格兰地区的英国居民而修建的一堵墙。后来演变成一条街,这里后来发展成为金融中心,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必然性,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或者文化基础。

所谓的物质基础就是,纽约港是一个非常好的深水港,可能是西半球最好的港口之一,因此就会有很多商船靠岸,带来了华尔街附近码头的商业繁荣。精神或者文化基础,是因为早期到达纽约的移民是荷兰裔、荷兰人是在欧洲大陆最早发现并且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人群,他们是一群最热爱商业、最热爱投机的人。这么一群人来到了纽约,把对商业和投机的热爱也带到了纽约,所以很快在曼哈顿岛的南端就出现了很多的生意人,他们做很多买卖,有的人从事棉花的交易,有的人从事保险的交易,那么他在从事棉花或者保险的交易的时候说,我还有股票卖给你,我还有债券卖给你,他们后来就变成了证券的经纪人。所以那个时候的经纪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最后他们逐步演变成了后来的股票经纪人的概念。

1776年,美国建国,华盛顿就任总统,当时的新任财政部长是汉密尔顿。美国在独立战争时期向欧洲很多国家借了很多债,汉密尔顿制订了一个偿债计划,他想利用新的国家良好的信誉发行新债券,来偿还原来的债券,他的偿贷计划带来了纽约金融市场的高度的繁荣。但是这个时候市场是高度混乱,经纪人们互相杀价,没有任何的规则。

1790~1792年,纽约华尔街附近金融市场开始逐步繁荣,这时候发生了一起金融恐慌。这次金融恐慌主角的名字叫杜尔,他是当时美国财政部的部长助理。杜尔在担任公职的时候就利用内部信息进行一些投机活动,后来他辞职,正式开始投机股票市场。他当时到处借钱试图去控制一只银行股的流通股,然后操纵股价。杜尔的对手们,悄悄地启动了一轮信用紧缩,他们收缩了借贷市场的银根。杜尔最后债台高筑,他甚至挪用了财政部的23�8万美元。当财政部发现这个窟窿的时候,杜尔就彻底垮台了,后来财政部对杜尔发起了诉讼,最后杜尔锒铛入狱。杜尔投机的崩溃,带来了纽约市场第一次金融恐慌。当时财政部部长汉密尔顿为了应对这个恐慌,下令财政部购买了几十万美元的国债,这样才帮助市场恢复了流动性。也是为了应对这么一个危机,纽约这些经纪人坐到了一起,然后签署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梧桐树协议》。

1792年,为了防止场外交易的发生,一群股票经纪人在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了著名的《梧桐树协议》,它规定了交易费率的标准和交易中的权利义务,并建立了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由危机引发的这次制度变迁,并看做是华尔街历史的真正起点。

《梧桐树协议》本质上讲了什么事情?它是说每一个经纪人在出售一只债券或者一只股票的时候,收取的手续费不能低于这个证券的千分之二点五。实际上今天看来,它是一个价格同盟,但当时是为了维持市场的秩序,并且挽救当时的危机,因为当时已经有很多州,包括纽约州开始下令禁止股票和债券的交易了。经纪人这么做,也是为了躲避政府的监管,成立了这个价格同盟。《梧桐树协议》后来慢慢地演变成为纽约交易所的前身,就使得纽交所成为一个排外的自律性组织,这种形式持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